基于Petri网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软件测试技术研究

来源 :2004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u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软件过程中软件测试占有最大百分比的技术工作量.并且伴随着软件功能的极度提高和软件规模的扩大,这种趋势还在加剧.为此科技人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无论是在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学中,还是在面向对象方法学中,已经研究出了一系列比较成功的软件测试技术.本文通过与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学以及面向对象方法学的比较,对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特点作了综合描述。针对嵌入式实时系统所具有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etri网模型的嵌入式实时系统软件测试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和嵌入式实时系统软件复杂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于软件质量保证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鉴于信息战的战略地位,对网络系统和软件自身的防御和反攻击的智能化进行了研究。文章围绕软件的安全威胁、软件智能防御机制、软件智能防御机制的实现进行了论述。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WWW的兴起,分布式计算已成为计算机技术的关键研究领域.但不论是基于过程还是面向对象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它们都采用了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实现分布计算的关键技术是通过远程过程调用(RPC)或对象引用(object-reference)实现跨平台的互操作,这种模式适合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环境和应用程序.但在处理爆炸性的网络信息资源及移动计算、信息服务等新兴应用领域,
贝叶斯分类是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最有效的学习算法之一,它的时间复杂性仅仅是线性的,空间复杂度也很低,只需要遍历训练数据一次.朴素贝叶斯分类在分类中非常有效,试验表明,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预测能力和决策树C4.5一样好.贝叶斯分类总是基于这样一种看似不现实的假设:对于给定的类,所有属性的分布是相互独立的.随着网络应用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显得越来越突出.传统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近几年,随着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Internet使得在全球范围开展各种协同工作成为可能,新应用(虚拟企业、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等)和新技术(软件组件、agent/多agent系统、移动agent等)不断产生,一方面给协同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对建立协调与协作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内容,主要是在分析目前多agent社会组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开放系统的设计需求,提出一个通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博弈是很重要的一个研究分支.通过对博弈的研究,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使电脑智能向人类智能迈进一大步.1997年,世界头号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与IBM的超级计算机"深蓝"较量后不得不俯首称臣,让人脑第一次尝到了在电脑面前失败的滋味.博弈理论在这场人机大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博弈理论已被用于很多棋类游戏的设计中.本文以五子棋问题为例,讨论了一个基于博弈树的五子棋算法及其具体实现,在
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Reasoning简称CBR)是近十几年来人工智能中发展起来的,有别于基于规则推理的一种新的推理模式,它是指借用已有的事例或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评价解决方案,解释异常情况或理解新情况.采用基于规则的人参病虫害专家系统存在系统难于维护,系统不会学习,维护耗时,知识难于获取和推理脆弱性等问题,而CBR在进行问题求解时,使用以前求解类似问题的经验进行推理的方法,其核心在于
离散数学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其相互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是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集合论中的有关关系的研究在计算机科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关系的各种闭包运算实际上是获得具有良好性质的关系的方法,而由关系矩阵直接判断关系的传递性、求解关系的传递闭包是一个经常碰到但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
感知器(perceptron)是由美国学者F.Rosen-blatt于1957年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模拟人脑的感知和学习能力.感知器是最早提出的一种神经网络模型,是一个具有单层神经元的网络,网络的激活函数是线性阈值单元.原始的感知器算法只有一个输出结点,相当于单个神经元.早期的研究人员试图用感知器模拟人脑的感知特征,但后来发现感知器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局限,如只能对线性可分的输入向量进行分类,以致于
应用热动力学最小自由能量方法从RNA序列预测其二级结构起始于Tinoco等人,Zuker将动态规划算法用于复杂的Tinoco模型,设计了Mfold算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3).Mfold算法不允许伪结点存在,但伪结点在几种已知RNA中具有重要功能.包含伪结点的RNA二级结构预测问题是NPC问题.Rivas与Eddy提出了简化的包含多个伪结点的热动力学模型,并首次相应的多项式时间算法,算法的时
最短路径问题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学、交通工程学等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关于最短路径算法的各种研究中,能取得比经典Dijkstra算法好的结果却很少.在Dijkstra算法以后提出的很多最短路径算法研究文献都愿意与Dijkstra算法进行对比,本文也不例外.Dijkstra算法复杂度为O(n2).通过扩展编码路径视图结构,给出了一个支持最短路径查询的层次模型,但在算法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预先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