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跑步人群当中髂胫束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到14%,是导致整个膝关节疼痛的第二大原因,这影响着患病人群的长期跑步运动,甚至影响到跑者的日常生活。髂胫束是附着在臀大肌、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的纤维,并连接膝关节近端至股骨外侧髁,膝关节远端至腓骨头和膝关节囊。该位置使这一结构特别容易受到跑步力学改变的影响,但目前对异常跑步运动学的研究缺乏共识。有研究认为髋关节外展肌无力是髂胫束综合征的病因,但有研究却没有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对患有髂胫束综合征人群跑步过程中的下肢关节运动学进行了大量分析和研究,但是运用表面肌电图研究的文献却鲜少报道。本研究对患有髂胫束综合征的男性跑者在跑步过程中的下肢运动学和相关髋部肌肉进行分析,寻找ITBS损伤后的运动学和肌肉激活特征并研究其代偿机制的形成,旨在为髂胫束综合征人群预防损伤和损伤后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并引导科学地进行跑步。研究方法:对1例患有髂胫束综合征9年的跑者进行下肢的动作捕捉和臀大肌、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的肌电测试分析,受试者经医学专业人员确诊为髂胫束综合征,排除标准为6个月内有神经肌肉骨骼疾病、腿长差异>1.5cm和膝关节手术史。运动学采集使用由9台红外摄像机组成的三维摄像运动捕捉系统(Vicon Motion Analysis,英国),配套直径14mm的38个红外反光球以及下肢自建模型进行动作捕捉与采集,采样频率为100Hz。电生理学采集使用Noraxon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美国,采样频率1500Hz)同步记录受试者跑步过程中相关肌肉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测试前受试者先热身,对每块肌肉各进行三次MVC肌电测试后受试者穿自己的跑鞋在跑台上以大于等于10km/h且自身舒服的速度跑步30min,并在此期间进行三次肌电和运动学采集。数据收集点分别在3min、15min、30min时,每个数据收集点都要对正在跑台上跑步的受试者进行3次数据收集,且每次至少包含5个完整的步态肌电采集和运动学采集。数据处理过程为计算得到所有受试者跑步过程中髋关节和膝关节的三维角度以及髋周肌群的幅度归一化值,分析髂胫束综合征患者的跑步运动学和髋周肌群激活特征。研究结果:受试者表面肌电图中臀大肌的幅度归一化值在3min时为29.4%、在15min时为29.9%、在30min时为29%,臀中肌的幅度归一化值在3min时为11.2%、在15min时为11.8%、在30min时为14.6%,阔筋膜张肌的幅度归一化值在3min时为23.9%、在15min时为24%、在30min时为39%。受试者跑步30min后臀大肌的幅度归一化值与3min和15min时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臀中肌、阔筋膜张肌的幅度归一化值增加,但阔筋膜张肌的增加幅值更高。运动学结果中髋屈曲的角度在3min时为29°、在15min时为29°、在30min时为32°,髋伸展的角度在3min时为10°、在15min时为11°、在30min时为13°,髋内收的角度在3min时为10°、在15min时为10°、在30min时为12°,髋外展的角度在3min时为4°、在15min时为4°、在30min时为4°,髋内旋的角度在3min时为9°、在15min时为8°、在30min时为15°,髋外旋的角度在3min时为8°、在15min时为9°、在30min时为7°,膝屈曲的角度在3min时为86°、在15min时为92°、在30min时为96°,膝内收的角度在3min时为9°、在15min时为11°、在30min时为16°,膝内旋的角度在3min时为0°、在15min时为0°、在30min时为10°,膝外旋的角度在3min时为12°、在15min时为13°、在30min时为15°。受试者在跑步过程中30min时间点与3min和15min相比髋屈曲、髋伸展、髋内收、髋内旋、膝屈曲、膝内收、膝内旋、膝外旋角度均增加,其中髋内旋、膝内收、膝内旋增加角度更大。研究结论:1.髂胫束综合征患者跑步过程中随时间的增加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激活增加。这是由于跑步阶段的骨盆稳定性对髋周肌群的要求,而阔筋膜张肌的激活幅度较大推测是肌肉激活的补偿模式。2.髂胫束综合征患者跑步过程中随时间的增加髋内旋、膝内收、膝内旋增加角度更大。由于髂胫束的附着位置阻碍着髋内收和内旋以及胫骨的前移和内旋,本研究中髋内旋和膝内旋角度增加考虑是由于髂胫束综合征的损伤而出现的症状,而膝内收角度增加有可能是一种补偿性机制,即在长时间跑步后虚弱导致膝关节内收。这些发现强调了更好地理解电生理学和运动学在研究髂胫束综合征发病机制和康复训练中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