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之根、海派文化之源--上海古城厢

来源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上海档案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派文化实质就是上海文化,上海的历史与文化之根,海派文化之源在上海古城厢。上海从1292年至1957年,几乎所有的古代和近代的历史、文化、经济、艺术都基本发生在上海的古城厢内,其实,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沪剧和越剧,同样也都诞生、发生在上海的古城厢内。历史是城市之根,文化是城市之魂。上海正是有了古城厢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素质内涵,才迎来了我们今天充满希望,生气蓬勃的上海城市生活。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历史上的上海闲话是在吸收周边地区方言的同时逐渐形成的.1928年以前的上海县治虽在今上海南市区,但它的方言却曾以"嘉兴"为重、以"苏州"为重、以"松江"为重过的.今上海市区方言跟吴淞江以南旧属松江府辖区的华亭、上海县一带的古代方言关系比较密切,是上海方言的"根".正如《上海通志·方言》中所总结的:"现代上海话的直接源头是元明时代通行于松江府上海县一带的方言,与毗连的松江、嘉兴等地方言有特别密切的历
上海开埠以来,就一直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上海从来没有简单地"西化",而是融汇中西文化,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上海面对第二次西方文化的大规模传播,融汇中西文化,实现了"海派文化"的现代转型,即以"现代海派文化"来凸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丰富内涵,使上海文化既具有国际化的时代性,又蕴涵上海自身的独特历史感。"现代海派文化"成为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文化的特色。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定义:口述史(Oral History)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_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文化界对口述史的兴趣日增。而在档案界,口述史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正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笔者以为,作为开发档案信息、再现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口述史是档案与历史、档案与社会互为补充和映证的重要手段,在我们研究历史、呈现城市记忆的过程
上海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与人文历史,使得上海文化在外来文明和中国传统文明之问,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间呈现出开放的姿态,敢于打破成规,锐意革新,广采博纳,“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海派文化的精髓,体现于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上海各级各类档素馆馆藏资源是上海海派文化的持有载体。海派文化是上海文化的特色,上海档案资源对上海文化发展的记录具有唯一性、真实性的特点。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充分发挥上海档案海派
作为标签的"海派文化"就像一个大筐,被许多人随意地填充并粉饰着,并被定格为几句格言式的口号,完完全全地意识形态化了。历史是离不开"代"的概念的,这样的海派文化不妨称作"新一代的海派文化"或"新海派文化",它与那个原生态的海派文化其实相去甚远。历史正在远去,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了,当年海派赖以生存的土壤早已不复存在,海派文化的根系,正深扎在某个遥远的历史场景中,而这个场景,非上海开埠莫属。
上海人向有崇尚科学的传统,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科学,崇尚科学、喜欢科学,离不开科学精神的弘扬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实际上这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讨论海派文化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系。关于中国科学社的研究,已经有了张剑教授的大著《科学社团在近代中国的命运》,该书是研究中国科学社的力作,它将中国科学社的前因后果、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扎扎实实地梳理了一遍。关于中国科学社的通俗科学演讲,张著
"海派文化"是中国形态的近代城市市民文化,源于开埠后的上海。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海派文化”其实是矛盾综合体,既有值得发扬的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些不值得提倡的东西。当前建设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当年海派文化发展与兴盛期的时代背景不可同日而言,因此今天我们繁荣上海文化,任务艰巨,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依托上海传统文化,承继“海派文化”中优秀的遗产,并接受现代思潮和生活的洗礼,增添新的内容。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