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生生物主要通过食物相和水相两个途径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对水或食物单一相的吸收,但是对这两个途径的相互作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以海洋鱼类黑鲷和黄斑篮子幼鱼为对象,探讨了进食状态(比如饥饿、摄食量、摄食频率等)对海水鱼类从水相吸收重金属Cd和Cu的影响.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10301 中国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生生物主要通过食物相和水相两个途径吸收环境中的重金属元素.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对水或食物单一相的吸收,但是对这两个途径的相互作用尚缺乏研究.本研究以海洋鱼类黑鲷和黄斑篮子幼鱼为对象,探讨了进食状态(比如饥饿、摄食量、摄食频率等)对海水鱼类从水相吸收重金属Cd和Cu的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量调查结果和实验室研究表明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EEDs)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健康的危害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EED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噁英具有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高脂溶性,生物累积性及高毒性等特点,其毒理学研究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但基于人体细胞小分子代谢水平的二噁英毒性机制研究仍十分有限.本项目将代谢组学的方法引入到二噁英毒性机制的研究,选择环境中毒性较大的四种二噁英化合物,分别对人体细胞进行暴露试验,比较不同二噁英对人体细胞小分子代谢物的干扰作用,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定位其代谢路径.深入探讨二噁英的的毒性机制.将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的特点,且极难降解、毒性强,能够通过大气、河流、海洋等环境介质进行全球性迁移.因此,POPs污染成为倍受关注的全球性环境热点问题.本文以代谢组学为主要研究手段,辅助结合传统毒理学技术手段,研究了短链氯化石蜡(SCCPs)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两种新型POPs的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过氧化氢酶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酶.铬(Cr)作为重金属类环境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将有可能影响体内CAT的催化活性,对生物体造成毒害.而不同价态的Cr与CAT的结合机理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呈现出不同的毒性效应,故深入探讨不同价态的Cr与CAT的结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研究Cr(Ⅲ)和Cr(Ⅵ)与CAT的相互作用,以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Cr(Ⅲ)和Cr(Ⅵ)对CAT毒性机制及差异。
实验中以两周大的水稻幼苗作为模式生物,研究了不同含量的PbI2及电池器件泄露液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PbI2暴露三周后,水稻根组织中铅主要分布在根表和中柱部位。10mg/L的PbI2暴露,水稻的根长和茎叶长分别降低47.7%和21.0%。随着PbI2暴露剂量的增大,水稻生物量显著下降,根重和茎叶重分别降低72.5%和60.0%。PbI2暴露也显著增加了水稻根、茎叶中的铅含量。此外,面积为6cm
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中国农药旱地作物—地表水标准暴露场景体系框架构建研究。场景体系框架的构建主要包括五个步骤:场景区的划分,场景点的初步筛选,场景点具体位置和作物的确定,场景参数的收集及场景文件的生成。场景区的划分:利用累年春秋平均气温和累年平均降雨量将中国划分为若干场景区;场景点的初步筛选:利用降雨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计算百分位,选择同时满足90th百分位条件的位点
本文在多个N、P水平中选出不影响藻细胞生长的N、P组合即N(247、24.7mg·L-1)、P(6、0.6mg·L-1),设置0.8、8mg·L-1的亚砷酸盐处理3d,研究N、P浓度对小球藻As富集和转化的影响。采用氢化物发生-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HG-AFS)测定样品的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测定小球藻中砷的形态。
本实验设置的镉输入总量为以下四个梯度0,0.05,0.5and5gm-2。研究表明镉的输入显著提升水体总磷的含量,但对总氮的含量无显著影响。沉水植物刺苦草的叶绿素a和可溶性糖含量仅在高强度的镉输入下显著降低,而其生物量在II和III处理条件均显著下降。CK处理中浮游动物的总生物量在前三个月显著高于镉处理组,但是浮游动物群落特别是枝角类和轮虫类在10月发生崩溃式降低,其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显著。与CK
本研究结果提示贵屿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年份变化趋势与当地电子垃圾拆解活动相关,集中处理电子垃圾的回收模式和加强电子垃圾的管理有助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PCDD/F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机体中仍难以被降解和消除。
本研究构建了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高通量评价体系,对典型农药的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干扰效应进行了高通量评价;以有机氯农药DDT和拟除虫菊酯杀虫剂联苯菊酯为代表,开展了典型农药的非受体介导的内分泌干扰作用与生殖毒性的机制研究;评估拟除虫菊酯农药暴露影响男孩性成熟的风险,并深入探讨拟除虫菊酯农药诱导雄性性成熟作用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