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策

来源 :2009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913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的榆林市具有得天独厚、适宜马铃薯栽培的地理优势。目前常年种植面积近15万hm2,年产鲜薯300万t。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质量的提高,促进了马铃薯的贮藏加工、餐饮行业和商业流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正常年景,马铃薯产值可达10亿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左右,成为主导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发达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相比,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还面临许多如品种严重退化、栽培手段落后和加工转化率低等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榆林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思路,提出具体建议。并就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湖北省肥肝生产情况及养鹅情况,分析了鹅肥肝生产机遇与挑战,指出鹅肥肝生产应明确目标抓鹅产业、外引内联抓招商、建立专业化的繁育体系,培育适合本省自己的肥肝品种、把肥肝鹅生产技术作为阳光工程培训的重要内容、抓好技术培训。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鹅肉作为优质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国养鹅业也由此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第一生产大国和世界上鹅产品消费最多的国家。养鹅业的不断发展及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加工业和流通的发展,从肉鹅饲养到加工流通,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同时也成为农民致富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养鹅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有着巨大的
“十五”期间长春市以建设现代畜牧产业为目标,以实施“粮转牧”工程为主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畜牧业发展,产业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牧业经济在农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指出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畜牧生产和畜产品安全控制能力明显增强、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从吉林省内多个鸭场及养鸭户中分离出鸭疫里默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简称RA)JYL-1,JYL-2、JYL-7(1、2、7型)三个血清型,用这三个血清型的菌株,对三个血清型菌株采用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不同方法进行增菌培养,然后浓缩菌液以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皮下免疫7日龄雏鸭0.5ml/只。在吉林省的长春,四平,延边、松原地区发病的养鸭场及养鸭户进行田间扩
内蒙古杭锦后旗是近年来开辟的马铃薯种植区,为了能够提供指导当地马铃薯施肥的理论依据,在当地进行了马铃薯氮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充分表明,在土壤质地粘重,盐分含量和pH较高的杭锦后旗种植马铃薯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这与由于当地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较高的土壤肥力基础有关。本试验结果还表明,马铃薯产量对氮肥的响应表现出典型的抛物线模式,根据肥料效应函数,计算出每公顷190 kg N为推荐施氮量。高于1
为了进一步理清吉林省牧业经济发展思路,谋划今后一个时期吉林牧业经济的发展战略,笔者对吉林省鹅鸭产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吉林省鹅鸭产业的潜力和优势,同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推进鹅鸭产业发展有效对策,为推动吉林省鹅鸭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献计献策。
研究了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肥与不施肥相比,对株高、株宽、最大叶片面积、叶片数和茎粗的影响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对叶绿素含量达到5%的显著水平,对窝茎数影响不显著。(2)随着施肥量的增加,LAI、单株块茎数和匍匐茎数也相应增加。高施肥水平的LAI最大,上升迅速,但下降也快,中等施肥水平上升和下降比较平缓,不施肥的上升慢,下降快。施肥促进块茎和匍匐茎提前产生,施肥量
本试验对11个云南地方彩色马铃薯品种块茎的花色苷含量及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色苷在马铃薯块茎内分布不均匀,“皮”紫色最浓,“环”其次,“肉”的最淡,11个参试品种中格杂红皮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
种薯生产在我国也惯称为脱毒种薯生产。脱毒种薯通常指脱除了引起马铃薯退化的主要病毒、类病毒,通过严格控制病虫害侵染传播和品种混杂的种薯生产体系所生产的健康种薯。种薯生产体系是指马铃薯种薯繁殖过程中,各个相联系的生产环节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种薯生产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繁殖足够的生产用种,二是生产健康种薯,保证品种的生产潜力。由于我国马铃薯生产区域分布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农业生产体制较国外有较大
陕北地区包括榆林、延安两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气候冷凉、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是马铃薯的适宜生长区。马铃薯作为粮菜兼用作物,在陕北地区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曾经为解决贫困地区的温饱和食物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仍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陕北地区发展壮大马铃薯产业,有利于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夯实产业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长久的产业支撑。本文介绍了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