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注射联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80例单胎、足月、预经阴道分娩、提出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2组(n=40),潜伏期组(L组)于潜伏期(宫口开0.5~2.5 cm)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活跃期(宫口开3.0~5.0 cm)行分娩镇痛.经L2-3行脊椎硬膜外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罗哌卡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麻醉科 北京 100026
【出 处】
:
第三届全国临床疼痛学术会议暨2009年世界疼痛医师协会中国分会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舒芬太尼、罗哌卡因注射联合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
方法:80例单胎、足月、预经阴道分娩、提出分娩镇痛要求的初产妇,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2组(n=40),潜伏期组(L组)于潜伏期(宫口开0.5~2.5 cm)行分娩镇痛,活跃期组(A组)于活跃期(宫口开3.0~5.0 cm)行分娩镇痛.
经L2-3行脊椎硬膜外联合穿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2mg混合液2mL后,硬膜外置管连接PCEA装置,镇痛泵内含0.1%罗哌卡因混合舒芬太尼0.5μg/ml,设定单次剂量5 ml,锁定时间10 min,无背景剂量.镇痛期间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胎儿心率,记录镇痛情况、产程、催产素使用情况、阴道出血量、分娩方式构成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
结果:两组产妇镇痛期间循环、呼吸功能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与A组比较,L组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的用量、PCEA有效和总的按压次数较多,镇痛时间长,蛛网膜下腔单次注药后镇痛维持时间长.L组的活跃期较短,潜伏期较长(P<0.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的单位时间用量、VAS评分、产程、分娩方式构成比、胎儿心率、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量、运动阻滞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胎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程潜伏期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5μg+罗哌卡因2mg联合PCEA是安全和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栀子苷浓度的高效液相方法,研究醒脑静滴鼻液鼻腔给药后栀子苷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醒脑静滴鼻液家兔鼻腔给药,给药量为12 mg·kg~(-1)(以栀子提取物计),于给药后1,3,5,10,20,30,45,60,90,120,240 min左颈动脉采血,乙腈沉淀法处理血浆样品,HPLC测定血浆中栀子苷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栀子苷在0.
目的:观察胡矾口腔膜的抗炎、镇痛和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通过小鼠耳肿胀试验、大鼠12腔溃疡试验和大鼠肉芽肿试验,观察胡矾口腔膜对急性和慢性炎症的作用;通过小鼠热板镇痛试验,观察胡壳聚糖复合膜矾口腔膜的镇痛作用;通过体外抑菌试验,观察胡矾口腔膜抑菌作用。结果:胡矾口腔膜能明显缩短大鼠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显著减轻小鼠耳肿胀及明显减轻大鼠肉芽肿质量;胡矾口腔膜能明显延长小鼠热板镇痛试验的潜伏期。对体外的致
目的:观察荔枝草的抗炎、镇痛、止血效果。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包括空白对照组、荔枝草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观察抗炎作用;通过热板法及化学刺激法观察镇痛作用;通过小鼠断尾出血法观察止血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荔枝草对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热传导及化学刺激引起的拟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小鼠断尾出血有止血效果。结论
目的:观察益气安痫胶囊的抗癫痫作用。方法:采用最大电休克(MES)法和士的宁致惊厥法,观察益气安痫胶囊对小鼠发生惊厥的潜伏期、惊厥小鼠数和惊厥后死亡小鼠数的影响;采用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法,观察益气安痫胶囊对小鼠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的影响;综合评价益气安痫胶囊的抗癫痫效果。结果:益气安痫胶囊有抗最大电休克作用,降低电刺激致小鼠惊厥率(P<0.05);降低士的宁致小鼠惊厥率(P<0.05)和死亡率
目的:探讨小活络丸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免疫性炎症及促炎细胞因子表达作用。方法:72只SD大鼠电子千分卡尺测量各鼠左、右后足跖厚度,并按体重和足肿胀度均衡随机分出:①空白对照组(12只);其余60只大鼠用Freund’s完全佐剂致炎造模。致炎后13d,病鼠出现继发性炎症反应后,用电子千分卡尺测量各鼠左、右后足跖厚度,并按体重和足肿胀度均衡随机均分为②模型组;③地塞米松组(0.35 mg·kg~
肾阳虚证动物模型是建立最早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近年来人们相继运用药物、激素、手术等各种方法建立了不同的肾阳虚动物模型,根据其造模机理可大体分为西医病理模型和中医病机模型两类。但这两类模型均不能完全反映肾阳虚的证本质,且造模方法不规范,缺少模型方法学和造模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研究肾阳虚的证本质,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西医病理因素和中医病因因素研制更符合肾阳虚临床表现及中医证本质的肾阳虚病证结
目的:观察电针针刺不同穴位组后对结直肠扩张(Coloreetal distension,CRD)痛大鼠血浆儿茶酚胺和脑啡肽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电针的镇痛效应及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针刺组Ⅰ(内关、合谷、脊中)、针刺组Ⅱ(三阴交、足三里、脊中)、针刺组Ⅲ(内关、合谷、三阴交、足三里)和非穴位对照组.根据针刺前(TO)、针刺结束(T1)、结直肠扩张痛模型后(T2)3
糖尿病(DM)是一种由多基因决定的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疼痛(DPNP)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系统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急性或者慢性疼痛综合症的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10%.该神经病变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临床可表现为外周性疼痛和中枢性疼痛,严重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DPN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现将近年DPN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1993年由小鼠胶质细胞系B49中分离出的糖基化的二硫键结合的同源二聚体蛋白质。近来研究表明,GDNF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着密切的联系。NO参与外周及中枢不同水平的痛觉调制,尤其在脊髓水平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大鼠L5/L6脊神经结扎神经源性疼痛模型,观察其脊髓中NO和NOS
慢性疼痛中枢的传导及中枢敏感引起脑功能区的生理、病理、脑化学物质、脑的结构,特别脑的疼痛认知、记忆功能区的变化所致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改变,这种成像变化为我的们疼痛诊疗提供了依据.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引导下,对于急性疼痛治疗强调局部周围神经镇痛治疗时,须辅助神经组织的脑组织保护,对于慢性疼痛治疗除在急性疼痛治疗基础上,须进行强化神经组织的脑组织保护和疼痛认知、记忆的治疗,直致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