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传递对我国物价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兼论“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的紧缩效应”

来源 :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传递是不完全的,当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变动1个百分点时,进口价格指数仅变化0.22个百分点;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存在负相关性,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恰好是相反的,对此,本文从人民币升值预期和人民币均衡汇率两个视角做了解释;全球商品价格指数并非影响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我国经济体具备较强的抵御外来冲击的能力.最后,本文在以上研究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几点启示.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体化趋势,证券价格的国际联动关系日益显著.有鉴于此,本文主要着眼于中美两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使用2000年1月4日至2007年12月31日的每日数据,应用纳尔逊(Nelson,1991)的EGARCH模型与Cheung and Ng (1996)提出的CCF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主要结论认为:(1) EGARCH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中美两市均具
根据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资本应该大量从富国流向穷国,而这与FDI大量流向富国的事实严重不符,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富国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之谜”.本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人力资本存量与FDI的流入负相关,但是在区域层次上,人力资本与FDI的流入正相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卢卡斯之谜”的存在性
用真实储蓄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跨国比较已广为采用,关于真实储蓄指标的有效性检验的研究正在开展.本文汇集两类较具代表性的检验方法,测算世界银行提供的1960~2006年中国真实储蓄率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基于相同理论的不同检验方法,得出的结论互相抵触.本文从数据构造与经济计量模型两个方面分析,得出数据构造方法的不同是造成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而中国储蓄检验结果的不理想,则源于检验模型的假设不适于我国的数据.有
本文以1995 ~2006年间发生的55例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事件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外资并购公告日前后累积异常收益率所产生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对外资并购采取的不同模式所导致不同的短期财富效应进行比较,最后对外资并购短期财富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并购上市公司股东获得显著为正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但结果比国外研究结论的超额收益率低得多;按外资收购模式分类,
根据经济增长分解框架,本文将1989~2006年长三角各地区劳均产出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资本深化三个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收敛性检验框架分析了各个因素对产出的影响.从分解的各个因素来看,技术效率提高和资本深化对劳均产出起了收敛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均产出起了发散作用.在三个因素中,对劳均产出增长影响最大的是技术进步因素.总体而言,1989~2006年间,尽管技术进步起了对劳均产出收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