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生物沥浸法促进污泥深度脱水机理的深入研究,发现除污泥中三价铁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轻基硫酸铁矿物有利于污泥脱水性改善外,微生物替代效益、生物酸化效应取着极其有重要作用。微生物替代效应生物沥浸反应过程中,生物沥浸微生物将完全替代原污泥中的活性污泥菌体,最终密度达到~1O8ce11s.mL-1。生物沥浸微生物是以自养型硫杆菌为主,而原污泥中活性污泥则以异养菌菌胶团为主。由于个体较小的自养菌完全替代原来个体较大的异养菌,破坏菌胶团结构,使原来菌胶团中毛细管水等束缚水容易释放出来变成自由水,其次个体较小的自养菌替代原来污泥中异养菌后,由于前者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较原污泥中异养菌少得多,因此,污泥脱水性能得到大大增强。因为EPS亲水性强,产生越多,污泥越难脱水。研究表明,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活性污泥EPS大约可达100mg.g-1VSS-1,而生物沥浸污泥中硫杆菌分泌的EPS约不到lOmg.g-1VSS-1。为验证该替代效应,采用自养型亚硝化细菌替代污泥原来异养菌也明显促进脱水。外源添加EPS或去除污泥EPS都明显降低或增加污泥脱水性。生物酸化效应生物沥浸处理因微生物会氧化污泥或外源添加的少量S,以及介质中Fe3+的水解会导致污泥pH的下降,在生物沥浸池中污泥pH可降低到大约4以下,pH降低意味着H+浓度的增加。由于带正电荷的H+的增加,会中和污泥颗粒表面的负电荷。其结果是污泥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由负电位(-30---50mV)趋近于0,达到电中性。因此,污泥颗粒因表面不带电荷而不会互相排斥,有利于污泥聚沉和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