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传统书院是古代东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学府,其建筑空间形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本文从书院建筑本体与书院文化脉络入手,通过对传统书院的
【机 构】
: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辽宁沈阳110168
【出 处】
:
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书院是古代东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学府,其建筑空间形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本文从书院建筑本体与书院文化脉络入手,通过对传统书院的空间特点进行深入解析,探索在古代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书院空间演化历程,进而归纳出"礼乐相成"的传统书院空间模式与深层文化内涵.把握书院建筑精髓、传承书院空间文化内涵,将有助于当代大学校园找到真正具备文化意义的发展道路,也为继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中南-礼乐断裂带是协调南海各次海盆扩张的重要断裂.深入研究中南-礼乐断裂带时空展布和深部结构对于认识南海海盆多期次海底扩张和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深反射多道地震的精细剖析,结合重力、磁力与地形等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揭示了中南-礼乐断裂带在南海海盆北部的时空展布特征、内部构造形变及其深部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中南-礼乐断裂带在西北次海盆与东部次海盆之间宽约25~35 km,北延于珠江海谷西
铌在电子、热核反应、太空技术等其它方面应用已日见其重要性,它已成为实现工业、国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稀有金属之一。这推动了铌的分析化学迅速发展。关于有机试剂在
为探究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地块在中生代晚期构造接触关系及其对南海形成演化的影响,利用过南海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采集的地球物理资料以及公开发表的数据资料,对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前新生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西南次海盆两侧陆缘的地壳结构及物质组成存在差异,属于性质不同的两个微地块;两侧陆缘前新生代地层在晚中生代经历了来自不同方向的挤压作用,且遭受抬升剥蚀.结合南海及邻区中生代花岗岩分布
我国当前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出口商品屡屡遭到国外反倾销调查。自1979年欧共体对我国出口发起首次反倾销调查算起,截至2002年底,我国已遭受反倾销诉讼511起,给
南海中央海盆南、北两侧陆缘分布着面积较广的减薄陆壳,正确认识海盆减薄陆壳的成因是研究南海构造演化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基于地壳伸展因子公式计算的南海地壳拉张伸展特征和解释中生代以来的陆壳隆升特征等,证实晚中生代以来至渐新世末,该区不仅发生了地壳拉张伸展作用,还发生了较长期的地壳隆升挤压作用,致使酸性侵入岩出露地表,减薄陆壳区的上地壳厚薄分布不均.始新世南海南部发育海陆过渡相和海相沉积、北部仅为陆相沉
本文研究对象为90年代后的台湾宜兰地区的公共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是"宜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台湾建筑是如何处理现代性与本土化的关系的?如何进行对现
随着城市在不断发展壮大,新的建筑此起彼伏,近代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渐渐被人们所忽视.通过文献资料的阅读、分析和总结,建筑物的现场感受和实地调研,分析近代时期建筑艺术
南海东部次海盆的沉积记录蕴含着区域内中中新世以来沉积物的风化过程和演化历史信息.本文分析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 349航次南海东部次海盆U1431站位沉积物的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研究显示,样品中化学风化蚀变指数为49~74,表明源区的化学风化强度为低到中等强度.沉积物在风化过程中以斜长石风化为主.含有火山碎屑的岩性单元Ⅵ和Ⅶ及55X-2层位受到含Fe、Mg矿物组分的物质来源输入
俯冲带地幔演化与岩浆作用是地球各固体圈层之间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地质过程.西太平洋雅浦海沟因其极短的沟-弧距离和洋脊碰撞等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成为研究复杂条件下俯冲带演化的理想场所.为了探究雅浦海沟地幔演化与岩浆作用,本文将前人对雅浦海沟火成岩的研究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了雅浦海沟火成岩的成因,并根据火成岩形成的制约条件,对卡罗琳板块俯冲到菲律宾海板块的地幔演化与岩浆作用过程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雅浦
以基于湖南地区气候环境的建造模式,达到普及低碳农村住宅建造方式的目的.综合运用地域建筑学、建筑历史、生态学、建筑节能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供湖南新农村住宅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