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以来建筑、城市与景观文化遗产认知与方案产生方法研究——中法合作教学硕士研究生研讨课评述

来源 :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景观规划设计方向"中法联合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研究生研讨课教学模式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研讨课以西安建大校园街区为对象,探讨中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城市的文化遗产认知与方案设计产生的设计方法.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西部城市与景观的问题,反思中国景观教育在此过程中所能承担的责任、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问题,主要从西部开发的新内涵对景观教育提出更具全局观、发展观的视角要求;多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地方特色对景观教育提出了跨学科、多专业交叉综合方面的要求;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状况、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水平的地方差异为景观教育树立学科地位提供新的机遇,提出新的挑战.
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一直设置的"专业"和英美等国家的"学程"(又称"课程计划")的差异,指出风景园林教育必须以课程为中心;从硕士和学士两个层面,说明了课程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发生机制.最后,提出了课程的传承和创新来源于对于行业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的判断和重新认识,以及需要引入相关学科研究方法.
在全球化的大潮下,大部分现代中国都市开始失去特色和地方风貌.政府和学生都热衷于西方的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手法.作者认为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景园林教育应该被再认识,并以此来应对都市景观中民族特色和地方性的缺失.本文以同济大学的风景园林教育为例来探讨风景园林教育的责任,并试图探寻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之路.
在不同背景的学校中都有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可是如何在保持共性的大前提下,发挥自己的特性,就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文章主要从背景、思路、措施等三个方面就建筑类院校风景园林系列课程建设和改革进行了深化研究.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转换了教与学的范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建构.风景园林教育天生就有建构主义的基础.以教育理论联系风景园林教学实践中的现象,从以学生为重心的教育观、反复认知专业整体架构的学习情境、重视学与教的过程三个方面,分析并提出对风景园林"学与教"的一些启示.
本文介绍了城市景观设计课的概述,阐述了建筑或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背景,课程单元设置,并对现场调研单元教学作了分析。
毕业设计在风景园林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尽管每所院校的学时分布和课程设置各有不同,但当所有的作品汇集到一起,还是可以看出教育理念的总趋势.如果将中国各院校的优秀毕业设计作品放在同一平台上,作为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年会的一项内容,举办"中国风景园林毕业设计奖"的评选活动,一定能为毕业设计的教学创造更加良好的激励环境,为推动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概念设计对于很多学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它是对设计方案的高度概括、表达设计者解决问题的思路;由概念能够联想、思考设计方案可能的发展方向,能够凸显设计风格.本文主要论述了对于风景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概念设计"这一教学内容如何组织的构想.
快速设计能力对于园林专业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有着直接联系,也是体现风景园林专业学生业务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快速设计的教学理应有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应试成绩,但是不能仅限于此,应该以风景园林学科特点和设计专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大背景,以真正提升学生设计创新能力为大方向,结合现有课程,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其兴趣和动力,注重方法教学和过程教学,使之成为常规设计课程生动而重要的补充.
《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专业技术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花卉产业化的不断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就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应用技能等几个层面进行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方法,为学科的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