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专著。它全而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具体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摄生、针灸等基本理论。《内经》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伟大成就,而且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基础,历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和不少有创见的学派,但就其学术理论体系而言,主要还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故可以说,《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母”、“医学之祖”。《内经》的内容极为
【机 构】
: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出 处】
:
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首届中医药发展国际论坛暨首届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国际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学专著。它全而地阐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具体论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摄生、针灸等基本理论。《内经》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伟大成就,而且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发展基础,历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医家和不少有创见的学派,但就其学术理论体系而言,主要还是在《内经》的理论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故可以说,《内经》是中医学术之“母”、“医学之祖”。《内经》的内容极为丰富,分载于《素问》、《灵枢》两书各八十一篇之中,它采取以黄帝和他的臣子岐伯、伯高、鬼臾区、少师、少俞、雷公等问答讨论形式记载。一般将《内经》理论体系分为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论治、养生以及运气等九类。本文试图将《内经》在养生方面给予简要介绍与综述。
其他文献
笔者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8月应用中药制剂艾灵颗粒治疗艾滋病患者30例,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将诊治过程作了回顾分析报告,并讨论了效果和药理。
现在已知HEP-2细胞是HSV-1良好的宿主细胞,为了考察HSV-1受体在HEP-2细胞表面的表达情况及栀子提取物ZG对其受体的影响,本文首先用FITC标记病毒表面蛋白,病毒受体与配体结合后,细胞将有强荧光,再利用流式细胞仪,收集细胞表面荧光,可对受体进行定量分析,此方法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不同细胞系病毒受体表达量的研究。
笔者分别以聚类分析、靶标作用色谱技术进行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利用不同优势的分离技术组合制备中药化学对照品,采用加压溶剂提取技术进行中药样品制备方法和通过比较选择最适质量检测技术,对多种活血化瘀药、扶正固本药和清热解毒药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回顾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发展,特别是近四年来能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三名”(即: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和倾力打造医院品牌的经营理念。医院如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树立品牌服务意识,并在竞争中不断地做大做强,通过几年来的探索,本文探讨了一些经验。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再加上私家车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呈一种上升趋势,因为交通事故而致伤患者的数目成倍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人口的平均寿命有了显著的增长,老年的一些骨病,如退行性骨关节病等骨科疾病也成为了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这就给骨科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怎么才能更合理、更有效率同时也更加经济的治疗骨折和骨病?我们照搬西方的方式就行了么?不,西方的方式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我们要发展
20世纪60年代初,中央领导曾期盼“出几个高明的理论家”。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医理论并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其症结就在于“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我们还没有解决支撑中医药学发展的一些关键的理论和关键的技术问题,没有很好地把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研究成果纳入到中医药发展的轨道上来,没有使其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学”。实现中医基础的突破,理顺哲学与科学、模型与事物、基础与发展的关系很有必要。本文从多角度探讨了中医药发
人类社会正迈进数字化、网络化、全球一体化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将渗透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促进信息社会全面实现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技术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最具竞争力的新一代电子技术,它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也有人说它将使人类社会带来一场革命。信息化、数字化是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中医信息工作的现代化也将为中医药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中医药
沟通是人类社会中信息的传递、接收、交流和分享,目的是为了相互了解、达成共识。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重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开展药学保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学服务。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加强药师与患者的交流,促进双方信息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讨论了中医院药师与患者沟通的意义,分析我国药患沟通的现状和阻碍因素,提出了加强沟通的策略。
中医眼科现代化的内涵是按照中医眼科自身发展规律,在继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完善和发展中医眼科理论,提高中医药防治眼科疾病水平的发展过程,从而使中医药在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和人类眼科和视觉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医院现有条件和基础上,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加强内涵建设,更新管理机制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为此本文介绍了具体的内容。
民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渊远流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总结和升华,逐步完善了其独特多样而简、便、廉、验的诊疗方式,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灵验的作用,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老龄化社会的形成,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观念的增强以及人类回归自然的需要,民族医药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由此迎来了其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