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模块化设计的多重负载囊泡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cs84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装囊泡是药物输送系统中最有趣的平台之一。由于其特有的构象,组装囊泡具有EPR 效应,同时也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作出了各种努力以推动囊泡载药的应用发展,如引入刺激响应性质实现控制释放;通过囊泡的表面设计延长循环时间,增加稳定性;靶向分子修饰进行定向给药,合成不同的大小与尺寸纳米粒子研究其进入细胞的过程等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非富勒烯梯形受体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我们设计合成了三个芴核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FTIC-C8C6、FTIC-C6C6 和FTIC-C6C8,通过微调烷基链的长短实现了对小分子的溶解性、能级和活性层相貌的调控。
自从上世纪70 年代导电聚合物被发现以来,具有光电功能特性的共轭聚合物材料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主要是因为这类材料具有质轻、价廉、可溶液加工及性能易于调控等特征,使得其在很多领域,譬如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
采用绿色、环境友好的诺文格尔缩聚反应直接制备了一系列含不同侧链的聚合物,避免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有毒有害的有机锡单体和价格昂贵的金属催化剂,且反应副产物仅为水,提高了原子利用率且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本论文以含有噻唑受体单元的宽带隙共轭聚合物PTZ1 为给体材料,以窄带隙小分子IDIC 为受体材料,制备了高性能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通过对于活性层进行热退火处理,获得了11.5%的能量转换效率,其中开路电压为0.92V,短路电流密度为16.4mA cm-2,填充因子高达76.2%,这是到目前为止所报道的基于噻唑类聚合物为给体材料的非富勒烯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
基于液晶分子在电场中的极性取向原理,本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种电响应液晶高分子薄膜。在具有方波式回路设计的氧化铟锡玻璃基板上,该薄膜在温度40 ℃、电压100V 时出现明显的取向行为,导致透光性和表面形貌发生了显著的改变。
相对于二元有机电池,三元电池是进一步提升器件效率的有效途径。主要是因为三元电池能通过吸光互补和能量转移来实现短路电流的提升。但是第三组分的正确选择在三元电池是至关重要的,引入的第三组分必须与之前的两个组分吸光互补,能级匹配,且相容性较好。
四苯基乙烯(tetraphenylethene,TPE)具有结构简且良好AIE(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效应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AIE 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中;胆甾醇衍生物具有多个手性中心且易于形成胆甾相液晶,作为手性液晶基元广泛应用于手性液晶分子。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用于液晶分子的设计将有望解决传统发光材料聚集时的荧光猝灭(ACQ)现象与聚集或自组装是形成液晶相的前提之间的矛盾。
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在制备、加工、合成、修饰等方面的独特优点,在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通过适当的给受体匹配,得到了能量转换效率超过13%的结果。经过分子修饰,调控受体分子的吸收和能级为进一步提高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合成了一个新的以烷基苯取代的BDT 单元(BDTP)为给体单元并噻唑为受体单元的共轭聚合物PBDTP-TTz.并对聚合物的光物理性、电化学性和光伏性能影响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