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中针对血管成形术后血栓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是RS发生的主要病理过程,拟建立兔右髂动脉移植模型(损伤模型),在移植动脉壁联合转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杭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重庆)
【出 处】
:
第十一届全国普外基础与临床进展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中针对血管成形术后血栓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增殖、迁移和分泌细胞外基质是RS发生的主要病理过程,拟建立兔右髂动脉移植模型(损伤模型),在移植动脉壁联合转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ODN),试图抑制血栓形成和血管壁VSMC的增殖和迁移,减轻内膜增生,期望用"鸡尾酒"样策略进行多重干预阻止RS的发生发展,为调控多基因防止RS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作者对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自2001年7月起采用PPH手术治疗的100例Ⅲ期环行脱垂性内痔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文进行了介绍.
胰瘘是PD术后常见并发症,一旦发生可致严重的腹腔感染及出血,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为明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瘘的危险因素,作者回顾了1994年12月~2003年12月间123名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及手术情况,对相关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本文进行了报道.
作为肝癌局部治疗的新技术,RFA治疗的疗效到底如何?什么样的肝癌患者最适合行RFA治疗?哪些因素与RFA治疗后复发有关?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肝癌射频消融治疗资料的回顾性分析(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获得初步的结论.
HP和NSAID已公认为消化性溃疡病的两大重要病因,但近年又发现并非所有溃疡病均为HP或NSAID所致.非HP、非NSAID溃疡的发病与HP感染率降低、胆汁返流,高酸分泌的高胃泌素分泌有关.治疗时除针对病因外,尚须酌情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H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胆汁返流的病人除使用促胃动力药物外,还须使用铝碳酸镁,熊去氧胆酸等药物降低胃内胆酸、石胆酸和脱氧胆酸的含量.
20世纪后期临床外科学的重大进步之一是微创外科理论逐渐成熟和作为微创外科重要标志的腔镜手术迅速发展.乳腺腔镜手术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发展,以其特有的治疗效果和美容优势,正在改变着外科医生的传统治疗理念,作为乳腺外科新的、重要治疗手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概述了前哨淋巴结的定义;综述了淋巴结跳跃式转移;介绍了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检测方法,阐述了前哨淋巴结活检的适宜人群及临床意义.
为探讨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及提高术前的确诊率,本文通过十二指肠镜采集患者的胆汁和胰液,并钳取活检组织,分别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并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检查相对照,以便进一步明确胆胰系统恶性肿瘤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
胰肠吻合口漏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最主要的并发症,防止胰漏的发生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成功的关键,复杂的胰肠吻合技术延长了手术时间,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术后胰漏的发生,本文设计了"改良简易胰空肠端端套入式吻合法".自1994年5月至2003年5月对42例病人实施了这种吻合方法,效果满意.
本院自2001年3月~2004年3月对肝血管瘤采用腹腔镜射频消融(LRFA)治疗25例,效果满意,LRFA具有直视下操作的特点,可有效提高射频治疗的彻底性,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
本实验通过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技术检测了希罗达治疗组及对照组原发性肝癌术后肝癌组织中AFP mRNA表达情况,以了解希罗达是否能抑制和(或)封闭AFP基因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希罗达对肝癌临床疗效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今后希罗达在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提供基因水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