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一种传统的复方中药--可以改善体内及体外研究中慢性缺氧后的内皮细胞功能

来源 :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缺氧后的血管损伤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及紧密连接(TJ)的结构性损害,因而造成多种心血管疾病。因而,减轻缺氧诱导的损害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索通心络(TXL)——一种传统的复方中药——所表现的内皮细胞保护作用是否与其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控有关。在体内研究中,我们发现通心络可以促进肺脏及肝脏组织中缺氧诱导的血管生成。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运用络脉理论对l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案分析,突出了“久病入络”思想,总结出糖尿病肾病形成的病理产物痰、湿、浊、饮、水、瘀深伏于肾之络脉,均容易影响络中气血的运行及津液的输布,致使络失通畅或渗灌失常,导致络息成积.治疗以络脉为主要靶点,标本兼顾,治标以清除病理产物、通畅络脉为主,治本以健脾补肾益气为要,用药时采用内服配合灌肠,相辅相成.
目的:观察津力达对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绝经妇女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绝经妇女200例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和血压控制、补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津力达,疗程12个月,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骨密度显著增高(P<0.05);HOMA-β显著升高(P<0.05),HOM
脑血管病已成为临床第1位的死亡原因,其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近年来,络病病理变化作为许多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重要环节已逐步为人们所重视,从络病理论着手,结合祖国医学的认识来探讨中风病,为更好的预防和治疗中风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
心衰合剂以“益气活血、泻肺利水”为治疗法则,体现了络病理论提出的“气血水同治分消”的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在临床应用多年,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目的 claudin-5、claudin-9和claudin-11可在内皮细胞中表达,构成细胞的紧密连接,而它们的表达缺乏可导致高渗透性,促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构成疾病的病理基础。尽管通心络(TXL)的抗心绞痛效果显著,但尚无报道表明其是否可调节以及如何调节缺氧刺激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中claudin-5、claudin-9和claudin-11的表达。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氯化钴刺激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血糖、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的15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原有治疗方案基础上,强化饮食运动教育,同时加用津力达颗粒9g/次,3次/d,疗程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分泌指数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01),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
与心肌细胞不同,对于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过程中的白噬现象,研究尚不全面。研究显示通心络(TXL)——一种传统中药——具有血管保护作用。我们的目的旨在阐明白噬现象在经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作用,以及通心络的调控机制。将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暴露在不同的处理30分钟,再各给予缺氧/再复氧处理2小时。研究结果显示缺氧/再复氧显著诱导出了白噬现象,表现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津力达颗粒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影响和降糖效果.方法:依据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住院初诊T2DM患者1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二甲双胍+津力达颗粒)74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74例,2组服用二甲双胍片500-1000mg,2次/d,治疗组加用津力达颗粒99口服,3次/d.疗程均3个月,治疗前后观测空腹血糖(FPG),餐后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津力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4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每晚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18μg/次)联合津力达颗粒(9g/次,3次/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均6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后的第一秒钟用力肺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动脉氧分压(Pa07)、动脉二氧化碳分
残胃炎是胃次全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残胃炎患者术前病程较长,久病多瘀,术中组织创伤,脉络间络气郁滞,并进而引起络脉瘀阻、瘀塞等各种病理变化,故络瘀是其病理关键.治疗应从络瘀论治,用药以通络化瘀为主,结合病情,拟治法四则,即畅络化瘀佐补气助运法、荣络化瘀佐养阴生津法、和络化瘀佐化湿和中法、通络化瘀佐行气通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