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在科研专案上的探究性科普学习--以“大样本小行星光变观测与分析”项目为例

来源 :第6届全球华人探究学习创新应用大会(GCCIL2015)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drop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等院校以及科研单位与中学携手搭建一个将科研项目科普化提供给中学生可以进行探究式的研究学习平台,这个平台的载体是小行星光变观测与分析。中学生在这样的科研项目下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知觉有用性、知觉易用性(Davis,1989)为本研究之架构基础,试图了解老师采取Moodle 学习平台融入教学后,学生对于课程之学习成效。而研究结果也发现,学生对于平台
  本文探讨运用新媒体的教育策展于儿童英语教学中,从YouTube 挑选适当的影片作为教学媒材,并透过文献分析,建立参考的策展准则。许多研究显示运用这些新媒体科技在改变传统教
  近幾年來,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如何有效整合互聯網、科技與教學,已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教學者如能有效運用互聯網,整合式學習環境,進行學習活動,將提昇學習者學習品質與成效。
  The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computing devices and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nd in particular the teaching of Liber
会议
  本研究發展一套結合平板輔助STEM 專題導向式教學活動,以台北市某國民中學九年級(14~15 歲)共62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在專題活動中主動探究,以提升學習成效。結果顯示,學生
  資訊社會時代,網路媒體興起,為培養大學生之媒體素養,瞭解資訊社會及網路社群之特性,加強學生資訊安全及網路倫理之使用行為。本課程透過小組專題製作,融入媒體素養教材,設計教
  “慕课”给高等教育改革注入了强心剂,同时也对旧的学习生态系统提出新挑战。本文从资源共建共享、课程精巧设计、多维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剖析“慕课”理念,以生态学的视角探
  本文采用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技术,通过分析网络学历教育中本科层次学生英语学习和其他的相关信息,实现了对其参加英语统考前景的预测。文章还对所构建的模型和相关属性的
  为了了解教师的学习需要而更好地对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培训,文章采用德尔菲法设计自填问卷,从标准、感到、表达、比较和预期五个层面探索教师学习需要。因性别、地域、
  近年来,网络社交媒体中微信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且其第三方开发平台——微信公众平台,能有效的记录学习者数据;借此,笔者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与移动学习资源的耦合性,在借鉴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