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度的药剂防治技术探讨,总结提出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混用或复配药剂配方及其,同时提出了适宜的用药期和单位面积的喷水量等。
【机 构】
:
江苏省海安县农牧渔业局,海安 226600
【出 处】
: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度的药剂防治技术探讨,总结提出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混用或复配药剂配方及其,同时提出了适宜的用药期和单位面积的喷水量等。
其他文献
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了影响水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各种因素,如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配比等,发现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再生频率有很大差异,继代培养时加入适量的激动素(KT)或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增加分化培养基中的渗透压和琼脂浓度,以及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玉米素(ZT)均可明显提高水稻愈伤组织的再生频率。
野生稻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抗虫、抗病等优良抗逆性状,挖掘利用野生稻的优良种质对水稻育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结果表明: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生物型Ⅱ与孟加拉型两个生物型成虫对药用野生稻、阔叶野生稻、短花药野生稻均表现为不选择性,对普通公馆野生稻的嗜好性与栽培稻感虫品种相似。为野生稻抗褐飞虱特性在抗虫育种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绒柏枝枯病害是一种新的病害。典型症状是嫩梢枯死,严重时整枝枯焦。其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eosporioides Penz.)。发病规律:树势衰弱时发病。防治方法:施有机肥,并剪除病枝后喷1000mg/L地菌杀净可温性粉剂。
本实验旨在研究新霉素对植物细菌病害的防治,考察作为农用抗生素在生物防治领域运用的可能性。平板抑菌圈测定结果表明:新霉素对白菜软腐病菌、柑橘溃疡病菌、生姜姜瘟病菌和水稻白叶枯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进一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MIC值分别为0.5μg/ml、2.0μg/ml、2.0μg/ms和0.25μg/ml。新霉素体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新霉素对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生姜姜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防
通过对苜蓿16个品种,采用接种和不接种尖孢镰刀菌两种处理,研究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苜蓿幼苗叶片和幼苗根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论接种与否,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受侵染植株的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抗性品种中降低,在感病品种中升高。经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品种的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苜蓿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不论接种与否。均与抗病性存在显著正相关,酶活性变
对来自四川省3个马铃薯主要产区的马铃薯晚疫病标本,经分离、纯化获得40个单孢分离物。采用离体叶片测定法,并利用Black等生理小种与鉴别寄主基因型关系表进行各个单孢分离物的生理小种鉴定,同时,对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等进行不同生理小种的抗病性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所测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有7种类型,为0号,3号,4号,1、2号,3、4号,1、3、4号和2、3、4号。优势种群为3、4号小
为了明确山西省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的抗病性,于2001-2005年采用人工接种和自然发病方法鉴定了595份玉米新品种时6种病害的抗病性,筛选出抗丝黑穗病的品种53份,抗大斑病的品种161份,抗小斑病的品种304份,抗茎腐病的品种322份,抗矮花叶病的品种450份,抗粗缩病的品种209份。经鉴定筛选出一批多抗性新品种,其中8个抗6种病害,16个抗5种病害,27个抗4种病害。
对2005年采自湖北省6个地区的40个稻曲病菌株进行RAPD分子标记,从6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的11条引物对40个稻曲病菌株共扩增出87条谱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源于蕲春的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态性最高,而源于武穴与鄂州的菌株多态性最低。相似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上的稻曲病菌菌株在遗传多样性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域化特征。
室内测定比较了B型烟粉虱辛硫磷抗性品系、阿克泰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差异。发现B型烟粉虱辛硫磷抗性品系和阿克泰抗性品系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羧酸酯酶活性高于敏感品系且差异极显著,而三个烟粉虱品系体内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差异不显著。通过RT-PCR扩增的方法,获得了编码辛硫磷抗性品系、阿克泰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烟粉虱乙酰胆碱酯酶的一段约720bp的cDNA片段。与敏感品
香蕉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特色农作物。香蕉叶斑病是香蕉生长期为害严重的一类病害,世界上每年因香蕉叶斑病导致香蕉减产超过38%,防治该病投入的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27%。化学防治仍是目前防治该病的主要手段,由于多数化学药剂的作用位点单一,长期单剂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笔者通过对9种生物农药和17种化学农药分别进行单剂毒力测定和药剂组合试验,以期找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高效生物农药或药剂组合,为该病的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