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精确的地震速度模型对于调查区域地壳结构和提高地震灾害评估水平至关重要.区域高精度地震速度模型在地震灾害评估中有着多种用途,包括地震反射剖面的时深处理、精确的地震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确的地震速度模型对于调查区域地壳结构和提高地震灾害评估水平至关重要.区域高精度地震速度模型在地震灾害评估中有着多种用途,包括地震反射剖面的时深处理、精确的地震定位、强地面运动预测中地震波传播的正演模拟以及动态破裂模拟等.利用公共速度模型的概念,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P波和S波地震速度模型。构建了四川盆地的三维速度场CVM1.0模型,该三维P波和S波地震速度模型来源于直接的地震速度测量结果,如声波测井曲线,垂直地震剖面等。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川滇地区,使用1970年以来ML3.0以上地震目录,分别对川滇地区不同震级范围的中强以上地震前,不同起始震级的地震平静进行清理和分析,通过预测效能检验,给出一个最优化的平
通过本文的实践表明探地雷达能够有效地探测地层及断层位置、产状等信息,探地雷达能够有效地穿透地表沉积盖层,探测出隐伏断层的实际准确位置。顺着断层延伸的方向依次又实测了
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过程是地壳介质运动导致局部地壳应力应变积累、集中到发生地壳破裂释放应变能的过程(张国民,2008).随着应变的积累与释放,必然会引起地壳发生变形,因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和时间项方法对沿线11炮初至波资料进行了计算处理,获取了探测剖面的基底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沿线不同地质构造单元基底界面形态起伏变化剧烈,其深度在1.0-7.
根据多个震例分析研究表明,大地震前形变资料往往呈现这样的现象:震前短期的形变变化要比震前中长期的变化弱的多,近震区的形变变化比远震区的形变变化弱的多.2008年汶川MS8.
中国及邻区的应力方向围绕着青藏高原呈现发散分布的宏观特征,不同的板块作用复杂程度及其衍生的地形变化和断层活动强度,造就了中国及邻区不同的应力方向均匀尺度分布。中国周
青藏高原东边界广泛分布着中下地壳低速层,部分地区具有超高泊松比,可能存在壳幔部分熔融。但是低速层空间分布较复杂,薄厚不一致、速度值变化显著,并不支持两个独立的低速层。部
本次研究分别采集了普洱大寨观测井、距离普洱大寨观测井50m左右的新建深井、距普洱大寨观测井约400m村民家附近水井及普洱市信房水库和梅子湖共5份水体样品。分别代表深度11
川滇地区是中国地震多发地区之一,近些年来大震频发,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为减轻地震灾害,近几十年来,国家在该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地球物理、活动断层、大
本文利用1999-2007、2009-2011、2009-2013期,以及最新的2013-2015期四期中国大陆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采用DEFNODE负位错程序反演了龙门山断裂西南段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动态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