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中的粘鞭霉属真菌

来源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z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鞭霉属(Gliomastix)真菌是土壤中的常见的腐生菌,许多种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迄今,该属在http://www.indexfungorum.org/Names/Names.asp上有41条记录.笔者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出16种(含新种6个),加上Matsushima(1980)从我国台湾报道的分离白土壤的纺锤粘鞭霉(Gliomastix fusigera)共17个种,分别为膨梗粘鞭霉(Gliomastix inflata),淡绿粘鞭霉(G.virescens),多变粘鞭霉(G.tshawytschae),多色粘鞭霉(G.polychruma),垫座粘鞭霉(G.subiculosa),西藏粘鞭霉(G.tibetensis),葚形粘鞭霉(G.moriformis),瘤孢粘鞭霉(G.tuberculatum),短梗粘鞭霉(G.brachypodii),芭蕉粘鞭霉(G.musicola),地杨梅牯鞭霉(G.luzulae),群生粘鞭霉(G.masseei),重庆粘鞭霉(G.chongqingesis),淡色粘鞭霉(G.pallescens),禾谷粘鞭霉(G.cerealis),粘鞭霉(G.murorum)和费林粘鞭霉(G.felina).1905年Gueguen建立粘鞭霉(Gliomastix)属时,以Gliomastix chartarum Gueg.为模式种.以Hughes (1958)为代表的真菌学家认为,此菌实际上是早已被描述的Torula murorum Corda (1838),根据优先律原则,提出了组合名称Gliomastix murorum( Corda) Hughes(1958),并以其作为Glioma.stix属的模式种名.Gams(1971)把Gliomastix置于Acremonium属名之下,将其作为Acremonium属内的一个组(Gams 1971;Seifert et al.2011).笔者赞成另外一些真菌学家( Ellis 1971,1976)的意见,鉴于Glioma.stix所包含的种,分生孢子和/或分生孢子梗是有色的,与Acremonium容易区分,用起来更为方便,以继续保留Glioma.stix属名为宜.
其他文献
白背飞虱是水稻上一种重要的有害生物,其生长发育由包括神经肽等因子在内的内分泌信号系统所调节.因此,鉴定白背飞虱神经肽基因对明确其内分泌信号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运用BLAST和MATLAB T具检索白背飞虱转录组数据,共发现47条编码神经肽的转录本.RT-PCR和RACE结果表明,这47条序列分别是45个神经肽基因的转录产物.这45个神经肽基因分别编码脂肪酸释放激素、抑咽侧体神经肽(A、
黄萎病( Verticillium wilt)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真菌性病害,在包括棉花、茄子、马铃薯等许多重要经济作物上均有发生,并且危害日益严重,但目前对该病的致病机理还不完全了解.在我国,黄萎病主要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引起,该病菌寄主范围广,且容易在形态和致病力方面发生变异,也使得黄萎病的防控更加复杂.microRNA (miRNA)是一类最近发现的,长度在
胶孢炭疽菌引起的炭疽病是柱花草生产上的最主要病害,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胶孢炭疽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咪酰胺、丙环唑、抑霉唑和苯醚甲环唑4种药剂对柱花草炭疽病菌株CH008的抑菌效果最好,其ECso值在0.0323~0.7352 μg/ml之间,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使用杀菌剂;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抑菌效果也较好,其ECso值在1.3813~3.2088 μg/ml之间.百菌清的抑菌效
加州新小绥螨[ Neoseiulus(Amblyseius)californicus(McGregor)]属蜱螨亚纲( Acari)植绥螨科(Phytoseiidae).其捕食范围广,能够捕食二斑叶螨、全爪螨、蓟马等;抗逆性较强,高温35℃仍能发育繁殖;在有水而缺乏食物条件下,平均存活18天;国外已筛选出能够抗溴氰菊酯、乐果、唑螨酯等农药的抗性品系.该螨是国际上已经开发的商品化天敌捕食螨之一,然而
用SCAR标记技术对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生理小种特异性DNA片段进行转化和检测研究,为获得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ISSR扩增结果,采用L,.(45)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ISSR-PCR的5个主要因素:Taq DNA聚合酶、Mg2+、dNTPs、模板DNA和引物添加量进行5因素4水平的筛选分析,确定了小麦条锈菌ISSR-PCR反应的最适宜条件
通过琼脂保湿法测定了室内无毒B型,带毒B型,无毒Q型和带毒Q型4个烟粉虱种群对联苯菊酯、啶虫脒、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以及阿维菌素5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不管是B型还是Q型烟粉虱,TYLCV感染之后对5种药剂的敏感性都有所降低,特别是对噻虫嗪以及阿维菌素两种药剂,带毒之后对其的敏感性显著下降,其中,带毒B型烟粉虱对噻虫嗪的LCso值下降了2.889倍,而带毒Q型烟粉虱对噻虫嗪和阿维菌素的LCso
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侵染引起的甘蓝根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甘蓝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鉴定致病相关基因,分析其功能和调控机制,从而更好地完善寄主一病原物互作的相关机制。其中,可遗传操作体系是研究病原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的关键技术,是研究病原菌生长发育与致病过程分子机制的有效T具。本研究以甘蓝根
黄瓜花叶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世界性植物病毒病,关于湖南省为害茄科、十字花科、豆科、葫芦科植物的CMV系统进化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以田间采集疑似病毒相关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Dot-ELISA、RT-PCR及生物学检测对相关分离物进行检测,并用CP、MP及26基因进行聚类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湖南分离得到10个黄瓜花叶病毒分离物的CP、MP及26基因进行聚类进化
葫芦科作物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经济作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32属154种和35变种,与大田作物相比,瓜类作物类型多、品种杂、单品种面积小、其病害的发生和为害程度也愈趋严重和广泛。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品质,使其产量受损或失去食用价值。其中,病毒病害的发生最为严重,病毒种类繁杂、株系众多,不同病毒同时侵害引起的复合侵染现象普遍,病害发生年度间变化大,给防控和检测都带来很大难度,病毒
桃红黑点病是近几年甘肃省秦安县出现的严重为害桃树的一种新病害,主要在枝条和果实上形成红褐色斑点,对桃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该病的研究报道.为了明确其病原种类和有效防治药剂,采集病枝和病果,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和毒力测定.通过真菌分离物在PDA和PCA+滤纸平板上培养性状、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及其假喙、分生孢子链的形态特征和大小观察,发现其与杏链格孢( Alter-nar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