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缘侏罗系致密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因素

来源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tait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山北缘为大型近源浅水湖盆,油气源充足,具多层系含油特点,天然气勘探潜力大。但就目前勘探成果而言,天山北缘尚未发现较大规模的油气田。因此,系统研究天山北缘侏罗系储层宏观及微观特征,分析储层致密成因,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铸体薄片鉴定、粒度分析、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天山北缘侏罗系砂岩总体表现为低成分成熟度和低结构成熟度的特征,为致密储层。野外露头和岩心特征表明,天山北缘侏罗纪时期主要属于大型浅水型湖泊,基准面升降可导致沉积环境大范围内发生变化。中-下侏罗统储层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相砂体,而上侏罗统储层以水下扇、扇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砂体间叠置关系多样化,垂向及横向连通性变化较大,储层宏观非均质性较强。根据恒速压汞、高压压汞曲线形态,将天山北缘侏罗系储层划分为六种类型,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认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及成岩作用控制。沉积环境不但控制砂体大小、形态及分布范围,也从根本上决定了沉积物的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早期成岩作用的强弱起决定性作用。早期成岩作用对天山北缘侏罗系储层孔喉结构的演化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大气水淋滤形成的粘土边可以减小压实作用导致的孔隙损失,同时抑制后期石英加大的形成,储层类型以中孔-低渗型为主;另一方面大气水及含煤岩系中有机酸对长石颗粒的溶蚀会形成蠕虫状高岭石,并为后期成岩伊利石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使得发丝状伊利石充填孔隙及吼道,增强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而早成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胶结则大幅度降低了孔喉连通性,储层以特低孔-特低渗型为主。天山北缘侏罗系成岩作用主要包括胶结作用、压实作用以及溶蚀作用,成岩阶段偏低,总体处于中成岩A 期。侏罗系八道湾组及西山窑组含煤岩系富含植物,酸性的成岩环境使得塑性岩屑、长石及火山岩岩屑等颗粒发生选择性溶蚀,砂岩骨架支撑力下降,砂岩储层经历较强的差异压实作用,物性变差,储层以低孔-特低渗型及低孔-低渗型为主。因此,天山北缘侏罗系储层物性演化主要受沉积环境及成岩环境的控制,不同沉积微相影响下的早期成岩作用决定了储层微观非均质性,而压实作用则是储层致密的主要成因。
其他文献
In solar wind,slow mode magnetosonic waves are scarce to be identified,but their dissipation plays one of key roles in heating the solar wind,and the wave mode contributes essentially to the solar win
会议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是目前正在发生断裂作用、高原隆升、高原边缘扩展的大陆内部活动构造带。伴随着强烈的地壳变形,该地区近百年来已经发生了2 次8 级以上地震、数次7-8 级地震。在沿祁连山走向长大近千公里的范围内,该地区气候变化(如降雨量、冰川冻土分布等)十分强烈。诸多这些因素为研究大陆内部地壳变形的机制和动力学提供了世界上难得的天然实验室。为此,本研究在该地区布设了一个连续GPS 观测台网,
会议
本工作探究当局地磁场矢量与太阳风速度矢量反平行和近垂直时的小尺度压力平衡结构的成因。通过分析WIND 卫星在1AU 处测量的平静太阳风中的等离子体和磁场数据,并引入磁流体力学波模的理论计算参数与实测数据比对,从而判别波模。更关键地,探究了太阳风中的质子分布函数在热速度空间的各向异性特征。 在局地磁场与太阳风速度反平行时,获得的平行磁场方向的质子温度大于垂直方向,从而排除了镜像模波动的存在,证实了所
会议
基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IGGCAS)新建成的横跨中低纬区域的流星雷达子午链的风场观测数据,采用Fourier 分量拟合(FFT)和Hough 模分解(HMD)两种方法,给出了北半球MLT 潮汐的纬度变化、高度变化、逐日变化和年变化等基本特征:周日、半日潮汐分别在低纬、中纬台站起主导作用,在观测区域具有峰值结构;不同频率的潮汐成分具有较强的季节依赖性;周日、半日和8 小时潮汐主导模为某
会议
TEC 是电子密度沿路径的积分,根据一定的模式假设,可以将沿倾斜路径的TEC 观测转化为星下点位置的垂直TEC.最常用的假设是背景电离层为单层薄层薄模型假设,使用仰角的三角函数作为映射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倾斜TEC 向垂直TEC 的转换,这种方法在电离层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实际的电离层结构并不满足这种假设,它不仅有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结构,而且存在赤道异常及中纬槽等不规则结构,同时还有明显的地方时变
潮汐是中、高层大气的基本风场。风场中的各类波动通过自身传播、波包破碎、波-波间或波-流间相互作用等方式,在大气能量和动量传输中扮演重要角色,广泛地影响着大气环流形式和大气结构的变化。对于中层顶区域风场结构的研究过程中,深入研究潮汐及其变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位于1200经度链上四个雷达(武汉,北京,三亚,漠河)的数年观测数据,分析中层顶〔80-100km〕8小时大气太阳潮汐的纬度结构和季节变
会议
ROCSAT-1 卫星运行于1999 年到2004 年,其轨道为倾角35 度的圆形轨道,高度为600 公里.卫星上搭载的电离层等离子体和电动力学仪器(IPEI)包括一个离子阱(IT),主要是用来测量总离子浓度.利用离子阱获得的时间分辨率为1 s 的数据建立了地磁相对安静的条件下(Ap≤22)太阳辐射指数P10.7从100 sfu 到240 sfu 离子密度的经验模型.模型描述了离子密度随地方时,年
会议
The GPS L-band ionospheric scintillation produced by electron density irregularity in the ionospheric E- and F-regions,is mainly a low- and high-latitude phenomenon.In this study,the statistical behav
会议
In the present work we investigate variations of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with applying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EOF) to the dataset from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s (GIMs) prod
The dense hydrous magnesium silicate (DHMS) minerals along the brucite-forsterite include phase A,norbergite,chondrodite,humite and clinohumite.Among these phases,phase A,chondrodite and clinohumite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