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分与氮素运筹是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土壤适度干旱状况下增施氮肥,或者在适度降低施肥量条件下增加灌水量,均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节水节肥条件下,通过氮水耦合也可以实现玉米高产.氮水耦合高效利用研究是当前肥水利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水分和氮素在作物上的藕合效应研究报道较多,但氮素调控以常规尿素居多,水分与控释尿素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祸合效应鲜见报道。随着控释尿素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
【机 构】
: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出 处】
:
第十五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研讨会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分与氮素运筹是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在土壤适度干旱状况下增施氮肥,或者在适度降低施肥量条件下增加灌水量,均可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在节水节肥条件下,通过氮水耦合也可以实现玉米高产.氮水耦合高效利用研究是当前肥水利用研究的热点之一.水分和氮素在作物上的藕合效应研究报道较多,但氮素调控以常规尿素居多,水分与控释尿素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祸合效应鲜见报道。随着控释尿素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控释尿素在玉米等作物上的广泛应用是化学肥料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为此,亟待开展不同水分条件下控释尿素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的研究,以便为半湿润地区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提供借鉴,为控释肥大面积高效应用,玉米轻简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玉米是重要的粮、经、饲、能源作物,黑龙江省是中国的主要玉米产区之一,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降低玉米生产成本,提高玉米生产效益对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栽培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玉米单产的提高主要依靠于种植密度的增加.然而种植密度的增加导致冠层结构恶化,受密度胁迫植株生育后期易发生郁蔽,个体间竞争加剧,营养变差,引起倒伏,资源生产潜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针对以上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宽窄行种植和
砂姜黑土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分布广泛,面积370万公顷左右,是主要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砂姜黑土具有干坚实,湿粘闭,胀缩强,耕期短,僵块多,结构差等特点,加之有机质含量低,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黄淮海平原南部的主要种植制度是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生产上普遍以小麦季旋耕玉米季免耕作为耕作方式.因此,砂姜黑土存在的耕层"浅、实、少"问题尤其严重,严重阻碍了作物作物根系的深层分布和水肥吸收功能.因此,研
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实现农业循环的重要途径.同时植物根系是陆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组件和具有维持植物营养和水分的供应功能.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不仅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水分、空气和微生物,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秸秆还田可显著改善土壤质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质量.根系是充当环境对与作物生长之间的桥梁,进而为作物吸收,利用提供有效途径.植物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或介
中国玉米主产区长期有机质投入失衡和大量氮肥的施入打破了土壤的碳氮平衡,造成养分失调、亏缺,导致土壤基础生产力持续下降,而秸秆还田在提高土壤碳素供应的同时,可维持适宜的土壤碳氮比,为土壤微生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为作物根系创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但众多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改良土壤的见效周期较长,一般需要4-5年,为快速有效的改善土壤状况,可先将秸秆炭化后变为有机炭还田,对土壤进行快速有机培肥.但单纯的施
吉林省西部是东北春玉米的主产区之一,也是中国典型的半干旱农业区.该区域干旱少雨,田间蒸发量远高于年降雨量,导致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0%以上.近年来,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被引入到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改善土壤的水热状况,缓解了春旱和水分无效蒸发等问题,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但目前在玉米膜下滴灌的氮肥管理上,大部分农民为了追求高产,仍然大量施用氮肥.过量施氮不仅使肥料损失严重、利用率
科学合理的氮肥运筹是进一步提高夏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施肥方式、施肥量和耕作方式对作物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有显著的影响.滴灌施肥可将肥料施于根区,保证根区养分的供应,减少养分的淋失,可显著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有关滴灌施肥的水肥耦合的增产效应,水分灌溉指标和肥料品种的选用方面研究较多,然而关于不同耕作措施下滴灌施氮对中低产田玉米生长发育和氮素积累的影响机制,及其对产量和氮
土壤的水分状况与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水分亏缺可使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致其吸收利用受阻,并直接影响作物生理生化过程和形态结构建成,进而影响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因此,水、肥统筹管理一直是作物生产中重要的调控措施.硫是公认的作物第四大必需营养元素.研究表明,缺硫影响作物正常的生理活动,降低作物产量和营养品质,降低作物抗逆能力.然而,硫素在作物生产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多侧重于
华北平原是中国夏玉米主产区,该区夏玉米生育期内强降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玉米倒伏风险大.因此,有效改善植株营养状况,提高茎秆质量进而增强抗倒伏能力的技术措施是该区密植玉米群体实现稳产高产的基础和保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根据土壤水分、养分含量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肥的需求规律,合理调控作物的营养状况和生长发育,在中国很多地区尤其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玉米生产上主要通过增加氮肥施用和合理密植两大途径增加产量,但随着种植密度增加将会加剧植株对有限资源的竞争导致籽粒后期灌浆不良,而玉米籽粒高效灌浆是其高产高效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效率存在明显差异.明确不同类型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与物质运转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将对玉米进一步增产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当代玉米品种根系呈现横向紧缩、纵向延伸的特点,在增密和深松的栽培措施下,根重下移趋势更加明显.而多年的小动力机械作业和高量施磷,造成土壤磷素养分表层富积而下层不足.磷素养分空间分布与高产春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匹配性变差,是影响磷吸收效率的重要原因.采用土柱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深度对春玉米磷素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以明确春玉米的磷肥吸收对施磷深度的响应,为春玉米高产栽培磷肥高效利用提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