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水系河网分布式存储管理模型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信息化专业委员会2006年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zhao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利行业GIS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解决多比例尺水系河网信息统一访问、关系维护等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多专题多比例尺地图管理模型”实现对水系河网信息的全国分布式共享系统,给出了该模型下的水系河网表示,并分析了为形成一套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基于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化分析方法的分布式水系河网信息共享系统所需进行的下一步工作。该模型的研究是为数字化水利的顺利实施进行的有益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以小湾高拱坝为例,建立了带附属结构和不带附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二者的模态和频率,并比较分析了二者异同,比较后认为,在高拱坝的动力计算中,附属结构的影响不能忽略.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拓展,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话音传输技术(VOIP)日益成熟,性能也逐步在应用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将VOIP技术有机的与黄河专用信息网络结合,必将极大的改善黄河基层段、所的防汛信息传递手段单一、性能不稳定的现状。
近年来,山东黄河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基本达到了网络畅通、信息采集传输快捷、信息可视化程度高的要求,在由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数字黄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保证“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健康发展的建议。
EDI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本文介绍了EDI和XML/EDI的发展背景和技术架构,探讨了XML/EDI如何解决传统EDI系统的限制问题,同时分析了新标准的缺点。最后,根据目前XML/EDI应用状况及电子商务的技术发展趋势对XML/EDI未来发展提出了分析预测。
上海市防汛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防汛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国际化大都市-上海的防汛特点,设计了市、区县防汛地理数据相互调用、信息分层联动的WebGIS系统。在市防汛指挥部的WebGIS系统中,对不同来源、不同数据格式的防汛信息采集系统进行了数据整合,并将防汛基础数据、实时数据、水文模型预测结果均基于统一的WebGIS平台动态发布。系统为各级防汛部门提供了灵活快捷的在线查询和业务处理服务
基于GIS的数字影像显示与管理系统是近些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遥感影像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分析技术等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不但可能实现平面影像的观看浏览,而且也能实现大流量、视觉效果连续流畅地模拟飞行效果观看DOM、DEM等影像图的一种实用技术。本系统可以为用户更直观和逼真的演示实际地况地貌和各类建筑物情况的效果,在防汛抗旱、水利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环境保持与
黄河下游洪水遥感监测系统以遥感工程化思想进行开发设计,基于地理信息系统,集遥感影像处理、洪水信息解译、工情灾情分析于一体,为防洪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介绍了黄河下游洪水遥感监测系统的业务需求、流程和系统功能设计,并介绍了该系统开发建设的关键技术:遥感影像水面边线自动解译、河道主溜线定量分析的研究途径和方法。
南水北调是一个体系复杂庞大的系统,涉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以及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数量多,涉及到上百个水利子工程;工程类型杂,有明渠、暗涵、隧洞、泵站、倒虹吸等。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如此海量的数据,如果单凭工程设计图纸,即使优秀的管理人员在决策过程中也难以顾及工程的方方面面,电子沙盘技术可以把工程直观的展现出来,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和指挥人员进行更好的判断与决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线路长,沿线分水口门和控制设施多,水力学及调度控制响应是工程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关键。在收集、整理南水北调中线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基础地理、输水线路、控制工程及相关建筑物的综合数据库。采用自主开发的TGIS平台,集成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一维和局部二维、三维数学模型,在该平台下,能够进行输水能力计算、水力控制响应分析,为工程设计、管理和运行调度提供了基础平台。
软计算在水文领域的应用研究是水文科学技术研究的新发展。针对水文系统的不确定性与非线性特征,以人工神经网络为代表的建模技术和以遗传算法为代表的智能优化技术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应用混沌理论研究水文系统复杂性则拓展了水文科学研究的思路。但是,软计算在水文领域的应用研究整体上还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