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二十世纪文学史写作中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作了描述,并将这一观念的形成与我国文学传统中的某些现实主义思想作了区分.文章以《诗经》为个案,揭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变化是如何渗透到具体的作品批评中的,并且又是怎样从传统的阐释转换到反映论界面的阐释.
【出 处】
: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二十世纪文学史写作中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作了描述,并将这一观念的形成与我国文学传统中的某些现实主义思想作了区分.文章以《诗经》为个案,揭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变化是如何渗透到具体的作品批评中的,并且又是怎样从传统的阐释转换到反映论界面的阐释.
其他文献
"文本诗学"是一种关注文本客观存在诗性品质的文艺理论形态,但受传统文化影响,"汉语文本诗学"有着不同于西方文本诗学的特殊内涵.文本诗学虽己成为当今文艺理论研究中的显学,但受固有文化影响,汉语文本诗学并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汉语文本诗学研究应在充分剖析汉语文本特质基础上,着力探究汉语思维、汉语诗教文化等对文本创构的宏观影响,同时须结合文体体制、言意关系,乃至汉语语音、汉字构形等微观层面细致剖析,其终极目
通过对美国各高校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相对比,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科学真理本身是具有历史性的”,清算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应该将文学理论与政治意识形态剥离开来,纠正教条主义和庸俗社会学文艺学,多维度探讨和发展文艺学学科及相关理论。在学术理性层面探讨理论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非政治权威的蛮力与意识形态的绑架。
本文探讨政治书写,无需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抽象地去讨论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是深入到政治书写的内涵,探究其文学性存在的价值维度,在此基础上,建构政治书写的文学意义。以文化作为精神旨归,文学中的政治书写就能避免简单的社会学判定而导致其文学意义和诗性精神的丧失。文学中的任何政治内容应转化为文化心理层面的揭示,政治书写才可能变成极富意味的心理的、情感的文学意义。以文化旨归作为文学政治书写的价值提升,是
本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审美文化的活态传统,分析了狂欢化的审美空间,探讨了从文本诗学到表演诗学的发展历程,对活态艺术与生态壁龛进行总结,指出当代文艺美学的创新就是走向活态的结论。
本文介绍了文学观念的发生与经典意识的发展,从普遍标准的观念走向后来的传承、学习优秀文学作品的观念,形成了唐宋以后逐渐成熟的文学经典意识。这种经典意识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成熟的主流形态。并分析了文学活动的空间性与多样性,并探讨了文学地理学与文学地志学。传统的地志学资源是当代中国文学地志学研究的基础。当代文学地志学研究的意义:建构把杂多、矛盾、分散性纳入关系视野的文论研究理论和方法。
从话语生产的角度看,可以形成个人话语、民族话语、国家话语和世界话语四个基本的层面.文学理论话语的创新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大致可在以上四个层面上进行.其中,个人话语的创新是基础,也最关键,其它三个层面的话语创新都要通过个人话语创新来实现.所以,要从中国立场出发,以中国文学经验为基础,不断提出和解决中国文学问题,创造中国文论话语,并进而建构中国文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世界文论中取得"中国话语权"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梳理了20世纪初到60年代几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建构文学理论自主性的历史经验、美的跨学科性、和科学艺术诞生的跨学科事实的分析和阐释中,认为文学理论的跨学科品格是与生以来的故有品格之一,正因为文理论的跨学科性,它导引了文学理论的生命力,同时也为克服文学理论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科学的合理路径。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文学理论的跨学科性不能过度阐释和泛跨学科性。传统文
文艺学学科面临着重大的危机,主要原因是:学科与当下文艺生活脱节.文艺学的新生必须做好几个转型:告别政治工具主义、伦理道德中心的文艺学,建构市场经济时代,消费政治背景下,针对文化产业化状况的文艺学;二、告别以纸面文学为中心的文艺学,建构网络时代多媒体影视艺术中心的文艺学;三、告别文化民族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文艺学,建构全球化时代普世的文艺学、世界公民的文艺学.
接受美学最初传入中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适逢国内第二次“美学热”,接受美学很快便激起国内学界的兴趣,其后各种译介和接受研究层出不穷。进入九十年代,国内学界,尤其是文学史研究领域普遍感受到实证研究的局限,迫切需要新方法论的实践。而文学接受研究便很适时地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新切入点,其表现便是,从九十年代开始,接受研究方面的论著大量出现。不过,通观近年接受美学“中国化”的诸多成果,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在
本文介绍了《柳如是别传》的文体,分析了柳书与东方叙事的关系,对20世纪塑造新人叙事及其物化加剧中的“故”事“别”传进行探讨,提出了文备众体重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