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十年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临床上
【机 构】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河南郑州,450052
【出 处】
:
2006全国心血管病进展心律失常主题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心脏再同步化(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一种新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取得令人鼓舞的效果.临床上约有三分之一的心衰患者由于心脏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收缩不协调或不同步,这种不同步收缩加重了心室的机械障碍,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率.有研究显示采用CRT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量,改善心脏功能.新近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CARE-HF)结果显示:CRT治疗在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使心力衰竭患者住院率下降,全因死亡率明显减少,为CRT改善CHF患者预后提供了直接的证据[7].2005年ACC/AHA已将CRT作为符合条件的CHF患者治疗的Ia类适应证.但关于CRT的应用指征、疗效评价和长期预后等方面目前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基于多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就CRT应用于CHF的治疗原理、适应证和疗效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其他文献
本文探讨急诊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策略,自律性增高所致者急诊药物及电转复均无效,部分无休止发作者可伴有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有明显的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此时要按心功能不全进行
心脏的节律主要决定于心脏自身节律点的自律性,同时受自主神经调控.自主神经系统通过直接调节和反射性调节对心脏节律进行调控.正常的心脏节律体现着心脏自主神经的动态平衡,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药物治疗虽然有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房颤的非药物治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临床研究证明应用导管射频
今年10月,是我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90诞辰,也是他第一次访日公演65周年。为追忆这位把京剧艺术搬上日本戏剧舞台、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的艺术家,特发表此
心房颤动(房颤)为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为0.4%左右.据估计我国房颤患者至少有八百万,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者数量还将继续增加.房颤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症状、
本文介绍了CRT起搏电极置入技术操作过程、注意事项以及置入术后的处理情况。术后常规包括:术后平卧;加压包扎以防止毛细血管渗血形成血肿;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经常活动下肢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
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简称室早)、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持续性室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简称室颤)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指发作时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心衰.最近几十年来,心衰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美国,大约有400~500万
1970年Burch等首次将由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功能失常命名为缺血性心肌病(ICM).其定义不包含孤立的室壁瘤、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疾病引起的结构异常:乳头肌功能失调、室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