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年生小桐子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小桐子种实的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的选择.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个种源.通过对小桐子种实的单果均重、百粒重、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小桐子种源间种实呈现显著的地理变异趋势,单果均重、百粒重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
【机 构】
:
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森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广东广州510642
【出 处】
:
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七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年生小桐子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小桐子种实的遗传变异和优良种源的选择.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个种源.通过对小桐子种实的单果均重、百粒重、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的分析,结果显示,小桐子种源间种实呈现显著的地理变异趋势,单果均重、百粒重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以单果均重和种子百粒重存在极显著的地理变异;选出了10号(云南南涧)、17号(四川雷波)、1号(云南怒江)、15号(四川会东)等4个优良种源,并对这些优良种源的利用做出了评价.
其他文献
为探讨荒漠区人工水分补偿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抗旱生理指标的关系,以人工栽植梭梭寄主接种肉苁蓉为研究对象,测试滴灌条件下肉苁蓉与梭梭组织含水量、渗透调节物质、膜透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生长过程中,梭梭同化枝中的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高于肉苁蓉,脯氨酸含量最高达到0.17ug/g;二者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一致,肉苁蓉始终高于寄主梭梭同化枝,说明肉苁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动积累各种有机和无机物
鹅掌楸种间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DNA分子水平研究鹅掌楸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西景德镇、南京江浦2个试验点3-7a生的杂交鹅掌楸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在分析子代幼林期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鹅掌楸交配亲本的遗传距离,进而分析鹅掌楸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的相关性.利用30个SSR分子标记分析了景德镇试验点16个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
为了揭示观赏型杜仲叶片不同颜色形成的原因,以红叶杜仲、密叶杜仲、小叶杜仲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徒手切片结合光合色素及花色苷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红叶杜仲叶片正面暗红色,背面绿色;引起红叶杜仲叶片发红的色素集中在叶片的栅栏组织中;3个杜仲品种Ca为1.1003~1.3148 mg·g-1, Cb为0.4354~0.4670 mg·g-1, CCar为0.3847~0.4455 mg·g-1, CT为1
经温水浸泡催芽处理41个种源的苦楝种子,调查其发芽率和苗高生长.调查结果表明,各种源表现差异显著,邓肯差异显示各种源表现各不相同.典型相关分析认为,催芽效果和幼苗苗高生长与苦楝种源关系紧密,后期发芽率与苗高前期的数据关联较其他相关性更高.聚类分析结果将本试验苦楝种源分为四组,同时认为苦楝催芽应该根据种源产地、海拔和种子性状等因素分别进行预试验,特别是海南等热带种源和云贵高原的高海拔种源需要区别处理
以1年生桢楠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建立以苗高和地径为质量分级指标的分级体系,获得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苗高≥38cm,地径≥0.65cm;Ⅱ级苗:38cm>苗高≥31.7cm,0.65cm>地径≥0.56cm; Ⅲ级苗:苗高<31.7cm,地径<0.56cm.
将林木育种实践与环境经济学结合,对林木良种化过程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林木良种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理论方法.创立了林木良种贡献计算表,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评价林木良种贡献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截止2010年底,辽宁省共建设林木良种基地80处,面积7535hm2,审认定林木良种144个,林木良种使用率为61.6%,良种年造林面积12.4万hm2,木材增益39.3%,果品增益43.6%,林
随着各类生物分子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针叶树基因组及相关生物组学在世界范围的开展,已经有可能利用现代针叶树生物组学的信息资源,通过分子技术来创新改良策略,提高技术效率,促进针叶树改良的发展。现代生物组学包括Cognitive Genomics,ComparativeGenomics,Functional genomics,Metagenomics,Population genomics,Indivi
The calcineurin B-like protein (CBL) family represents a unique group of calcium sensors in plants.In Arabidopsis, CBL10 functions as a shoot-specific regulator in salt tolerance.We have identified tw
以会同县、绥宁县34个无性系2个对照组成3个单株、行状、块状随机区组试验,4~31年生,3次无性系测定林数据为分析依据,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无性系间的胸径、树高生长量差异在幼林期(4~7年)、中林期(13~16年)和成林期(28~31年)始终存在,优良无性系在31年生时保持生长优势.各无性系生长规律有变化,有的无性系幼林期生长不是特别突出,进入中林期后生长加快,到中林后趋于稳定.优良无性系在杉木中心产
Background: Chinese fir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is an important timber species that accounts for 20-30% of the total commercial timber production in China.However, the available genomic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