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PDSI指数,本文从发生面积、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生频率等干旱的几大属性出发,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变化的分析方法,在10km?10km栅格尺度上对华北地区1960-2009年干旱时空分布变化规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刻画,主要发现:(1) 华北地区干旱发生面积在1960-2009年期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80年代以后增加趋势最为明显,这一结论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其中,干旱发生面积最大的前三次事件分别位于1998-2003年、2005-2009年和1981-1994年.相比于1960-1979年,在1980-2009年期间干旱面积的增加使得耕地受旱面积也增加了1.8倍。(2) 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平均起始月份呈"南早北晚"的空间分布格局,南部地区主要受"春夏旱"影响,而北部地区则受"冬旱"影响。此分布格局对研究区南部地区夏玉米和北部地区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南部夏玉米和北部冬小麦的作物播种期和生长前期,应加强灌溉措施,保证土壤底墒,以尽可能削弱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3) 华北地区干旱持续时间呈现较强的空间分布差异规律。山东南部和北部、山西北部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交界处地区更容易发生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事件,而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河北中北部地区干旱的持续时间则相对较短。干旱最长持续时间主要呈"北长南短"的分布格局,其发生事件则呈"南早北晚"的格局。研究区大部分地区的干旱持续时间在1980年之后都明显增加,增幅在12个月以内,该现象导致76.36%的耕地处于干旱持续时间变长的威胁之中。(4) 华北地区近50年来干旱发生频率空间部分格局变化明显。干旱发生频率高低转折以1980年为分界点,60-70年代干旱频率较低,80年代之后则一直较高,且五个年代按干旱发生频率高低排序依次为2000-2009年、80年代、9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1960-1969年,研究区干旱发生频率相对呈"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1970-1979年,整个研究区干旱发生频率都比较低,大部分区域干旱频率都小于10%;1980-1989年,研究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且主要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两个高频区分别为"山东中西部-河北河南交界地区"和"河北北部-北京地区";1990-1999年,干旱频率主要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最主要的较高频区位于"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中部地区";2000年以后,整个研究区干旱发生最为频繁,且空间分布格局由90年代的"南高北低"转变成"北高南低"。80年代以后干旱频率的增加对农业灌溉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位于干旱低频区内的耕地面积在80年代以后大大减少(减幅在50%左右),而位于中频区和高频区内的耕地面积则大大增加(增幅在5倍以上)。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华北地区干旱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今后,结合不同作物类型的需水状况进行农业干旱时空动态分析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