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2009年2月7~8日,持续干旱近百天的黄河中游地区出现的转折性雨雪天气,利用实况资料计算了等熵温度梯度、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相对湿度、垂直速度等,分析了熵分布及演变特征、干侵入特征、水汽场特征等,得出:(1)此次降水出现在500hPa环流形势平直,极地冷空气活动较弱,而地面回流高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背景下,系统浅薄,降水量级难以把握。(2)熵诊断揭示,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的出现
【机 构】
:
山西省气象台 山西太原 030006 黄委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 山西榆次 030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2009年2月7~8日,持续干旱近百天的黄河中游地区出现的转折性雨雪天气,利用实况资料计算了等熵温度梯度、可降水量、水汽通量及其散度、相对湿度、垂直速度等,分析了熵分布及演变特征、干侵入特征、水汽场特征等,得出:(1)此次降水出现在500hPa环流形势平直,极地冷空气活动较弱,而地面回流高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背景下,系统浅薄,降水量级难以把握。(2)熵诊断揭示,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的出现对未来12~24小时强降水有先兆指示意义,强降水中心出现在500hPa等熵梯度大值区与700hPa温度露点差<3℃的叠加区。(3)水汽诊断表明,强降水出现前,黄河中游及其上游西南地区的可降水量显著增加,为强降水的出现提供了水汽的积聚,而降水开始后,低空超低空东南急流则是水汽的主要补充来源;强降水并不是出现在水汽通量大值区内,而是在水汽通量大值区西北侧、其等值线密集带附近同时又有风辐合的区域。(4)此次雨雪过程中,干冷空气主要来自对流层高层,在雨雪区上空的垂直分布呈“漏斗”状,期间从贝加尔湖地区南下的西北和东北气流沿漏斗壁下滑,向低层传播;而中低层湿区呈倒扣的“碗状”,向上伸展,中低层西南和东南两支暖湿气流,沿“碗壁”爬升,在对流层中层耦合加强,与干冷空气交汇,产生强降水。(5)对流层高层持续的干侵入,使得中低层切变线稳定维持,有利于其前方西南急流的稳定加强和对流性不稳定的持续发展,是导致强降雪持续、增幅的重要原因。(6)强降水出现在地面中尺度辐合稳定加强期间,降水落区在辐合区及其东南侧;辐合区内强烈的上升运动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使熵由不平衡达到平衡的重要机制。
其他文献
利用济南多普勒雷达高时空分辨率资料,对2003-2008年6年间的54个超级单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单体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孤立类和镶嵌类。孤立类的最大回波强度、单体VIL、强中心高度和顶高等明显大于镶嵌类,中气旋底部和顶部明显高于镶嵌类,但最大切变量小于镶嵌类。孤立类超级单体出现冰雹的概率明显高于镶嵌类,而出现大风的概率低于镶嵌类。中气旋结构的差异性决定了超级单体强度结构的差异和天气现象的
本文利用NECP1°×1°的网格点数据资料,通过对2009年5月10日发生在山东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虽然发生在春季,但无论是环流形势、各物理量场的分布特征均呈现出有利于大降水的夏季暴雨形势。通过分析暴雨发生前后各物理量场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得到暴雨落区的指标以及暴雨区的发展趋势。首先,副高加强西伸,与西风带系统结合,使中低层切变线稳定少动,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副高外围的
为了探索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的预报方法,本文通过整理鄂中区18个观测站2005~2008年的降水资料,挑选出40场暴雨过例,对产生暴雨的天气系统及物理机制进行诊断统计分析,得到了暴雨生成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及水汽条件、不稳定层结和不稳定能量、触发机制等物理特征量值,以及这些关键因子相互配合的数学关系式,试验制作了暴雨生成指数预报方法。并从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入手,筛选出鄂中区暴雨预报因子和相应的预报指
本文利用精细的地形数据、自动气象站和局地同化资料,对湖北2008年汛期10次暴雨过程中的地形抬升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地形抬升对暴雨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方面地形的强迫上升作用使空气产生凝结和降水,增强降水强度;另一方面,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地形抬升可作为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激发中尺度暴雨。同时也指出:在有利的大尺度系统背景下,综合地形抬升作用在内的多种反映中尺度特征物理量搭配是强降水短时
2006年陕西共发生沙尘天气13次,其中4月11日的沙尘天气最为严重,危害最大,这也是陕西近10a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沙尘暴天气过程。这次沙尘天气带来一系列的天气演变过程,它持续时间虽然只有8~9h,但覆盖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全省70[%]~80[%]左右的区域都受到了影响,是近10a来陕西最为严重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本文运用FY-2卫星红外云图及MICAPS2.0模式中的数值预报进行分析,发现红外云
采用2002~2006年夏季6~8月热带降水测量(TRMM)卫星3B41RT类数据资料,以发生在陕西及周边地区的连阴雨、暴雨和日降水量序列事件为例,通过比较TRMM卫星降水资料与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的差异,分析了TRMM卫星对陕西及其周边地区夏季降水过程的探测能力,结果说明TRMM卫星反映的陕西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量值偏小,但是探测结果能够大致反映陕西关中和陕南及同纬度周边地区夏季降水量的基本特征,对
以2007年夏季发生在河套地区的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对其发生发展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况对比表明模式对暴雨落区的模拟是成功,然后利用模式输出果对暴雨形成机制在影响天气系统、水汽输送、不稳定层结和动力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大暴雨都发生中高纬十分稳定的环流形势下,在第一次暴雨过程中,西北涡和低空西南急流是其主要影响系统,低涡东侧的辐合和低层暖
利用NCEP1°×1°的6h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7月19日-22日陕西中南部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受西南涡东北方向移动的影响,陕西中南部出现了这次强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时具有强烈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携带大量的水汽迅速上升凝结,强烈的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形成大降水。湿度场与上升运动的相互耦合是是暴雨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机制。850hPa水汽主要来自孟加拉湾,水汽经过西南涡东
逆温层的存在是黄海海雾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必要条件,详细揭示它的成因与变化有助于深入了解黄海海雾的形成与演变。本文对2006年3月7日发生在黄海的一次大范围海雾逆温层的成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沿黄海自北向南的大连、成山头、青岛、射阳与上海等站的地面与探空观测数据,以及AIRS卫星数据反演的大气温度廓线,结合卫星可见光云图与运用双通道差法所获取的海雾雾区的变化,我们发现:一个逆温层(从地面到大
利用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归档的109个站1957~2008年的暴雨观测资料、高低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山西省水文站的部分暴雨监测资料,研究低空急流与山西省区域性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的特征,发现:(1)1957~2008年的192个暴雨日(区域性暴雨)、118个大暴雨日、10个特大暴雨日,有偏南风(或偏东风)最大风轴相伴出现的分别有165次、110次、10次,分别占其总次数的8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