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水动力特征及其与沉积充填响应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rui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湖湖区常年盛行西北风、布哈河和沙柳河等河流的注入是湖浪和湖流的主要驱动力。青海湖水动力特征平面上表现为:湖滨为强水动力区域,越往湖心水动力越弱,甚至出现静水区域。由于不同区域水动力特征的主控因素不同,湖浪和湖流强度和范围都不尽相同,如湖滨浅水浪扰区不同区域受波浪影响程度相差很大,西北风作用使得湖心较大区域湖流表现出自西向东的方向,湖泊东岸浪力作用较西岸强很多,沙岛和郎剑区域出现浪力主控区,仅郎剑沙嘴不同部位受浪力作用强度就有很大差异。
其他文献
作为当今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深海水道的沉积构型样式复杂多变,其控制因素和相应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无定论,这大大增加了该类油气藏的钻探风险和开发难度。为此,本文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以近海底高频地震信息为原型,以深水水道沉积构型模式研究为主线,以定量地震地貌学和沉积构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桥梁,揭示了海底水道体系的外部形态样式和内部结构模式,探究了水道体系和复合水道形态学特征参数间的相互控制关
气候波动、基准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的交互作用控制了陆源碎屑向湖盆深水区的输送过程。发育于研究区东营凹陷始新世的大型前积体(厚可达~700m)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以建立湖相环境中深水沉积物分散和前积体结构、滨线轨迹之间的联系。基于地震反射结构特征识别,始新世东营三角洲复合体由多期交替出现、具不同滨线轨迹特征的加积型(aggradatioinalclinothem)和前积型(progradationalcl
深水沉积为当今国际沉积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期发育大型坳陷湖盆,湖泊深水沉积广泛发育,盆地周缘露头剖面出露好,盆地腹地有大量的钻井资料和取芯井,为开展深水沉积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场所。华庆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南部,处于晚三叠世坳陷湖盆的沉积中心。
异重流是一种由洪水期河口直接注入、因密度大于汇水盆地水体密度而沿水体底部分层流动的持续型浊流。异重流概念的提出及针对其形成的异重岩沉积特征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沉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会议
滩坝作为发育于滨岸带非常重要的储集砂体之一,已成为隐蔽油气藏勘探的目标。为进一步明确峡山湖东岸滨浅湖滩坝砂体沉积模式,以现代沉积考察为基础,结合探地雷达剖面和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东岸滩坝砂体的沉积特征以及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陆相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的沉积特征与分布规律和大型湖泊三角洲密切相关。以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三角洲-重力流体系为研究对象,运用地震、测井和岩心观察等手段,分析层序格架内三角洲-重力流砂体的沉积特征,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和沉积模式。结果 表明:牛庄洼陷沙三中亚段可划分为一个T-R 层序,即发育快速湖侵和湖退两个体系域,并进一步细分为6 个准层序组;重力流砂体在湖退体系域PS5-PS1 准层序组中分布广泛,
间歇性河流具有在较长时间内几乎保持干涸状态,但汛期短时间内易形成高流量、高沉积物负载的洪水的特征。这种短时间内流量发生巨大的变化是间歇性河流的典型水力学特征,而其突变的水力学特征决定了间歇性河流具有不同于常年性河流的沉积特征:①发育大量高流态沉积构造,如平行层理、逆行沙丘交错层理;②发育大量高沉积速率沉积构造,如爬升砂纹层理、递变层理及变形构造;③河道以加积叠置为主,通常不发育大型床砂底形迁移;④
会议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良好的源、储配置组合,是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的重要领域。本文基于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全岩X 衍射、压汞及物性分析等资料,明确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成因类型及特征。
会议
近年来在柴达木盆西部地区古近纪下干柴沟组下段(E31)和下油砂山组(N21)地层发现了咸化湖盆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油藏,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为了进一步扩大勘探规模,建立咸化湖盆辫状三角洲沉积模式,明确聚砂规律,以柴西地区阿拉尔物源、阿尔金东段牛鼻子梁物源和铁木里克等物源区辫状三角洲碎屑入湖沉积体系为原型,开展了咸化湖盆大型水槽沉积物理模拟实验及辫状三角洲沉积动力过程及聚砂模式研究。
会议
本文通过对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现代沉积特征的实地考察,明确了滩砂和坝砂的概念和特征,滩砂一般由双向流(波浪)形成,坝砂由定向流(湖流)形成,二者或叠加共生,或单独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