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的临床特点和矫形手术的技巧。方法:对8例膝关节屈曲畸形大于60°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旋转铰链式假体(Plus RT-solution),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42-73,平均63.3岁。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5例,创伤后畸形愈合1例,结核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创伤后畸形愈合的病例采用原膝关节内侧入路,其余患者均使用正中切口髌骨内侧入路,所有病例
【机 构】
:
210008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关节疾病诊治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膝关节高度屈曲畸形的临床特点和矫形手术的技巧。
方法:对8例膝关节屈曲畸形大于60°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旋转铰链式假体(Plus RT-solution),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42-73,平均63.3岁。术前诊断:骨性关节炎5例,创伤后畸形愈合1例,结核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创伤后畸形愈合的病例采用原膝关节内侧入路,其余患者均使用正中切口髌骨内侧入路,所有病例均未行髌骨置换。
结果:本组随访9-80个月,平均39.9个月。影像学显示无假体松动,髌骨轨迹良好。术前屈曲畸形度数70-110°,平均96.9,无关节活动度。术后平均伸直阻滞8°(5-15°);膝关节平均活动度90°(80—110°),有1例有髌股关节症状,无感染、松动等相关并发症。
结论:在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后,手术后15°以内的伸直受限是可以接受的,随着手术后时间的延长,伸直改善越来越满意,和术前的功能相比,所有病人对疗效都非常满意。
其他文献
@@化疗药物在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口腔粘膜组织也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从而引起口腔粘膜的病变导致口腔炎、口腔溃疡等。使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由此产生惧怕化疗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化疗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预防、减轻其毒性反应。近几年各地护理同仁在此方面探索了许多方法,并取得一定疗效,综述如下。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小腿肌挛缩导致膝及足踝部畸形的一些临床问题。方法:自2002年5月至2008年1月,应用Ilizarov技术牵伸治疗小腿肌肉挛缩导致的足、踝及膝关节畸形23例。术前测量畸形角度、大腿和小腿的最大直径以及足的大小。根据肢体的情况,挑选牵伸器组件,组装好有个体化特征的Ilizarov牵伸器大体框架。术中进行有限的软组织松解或仅根据畸形部位及情况安装牵伸器。术后缓慢牵伸
目的:总结HA涂层股骨柄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期疗效。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采用台湾联合公司产U2钛合金HA涂层的股骨柄假体,行无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65例(70髋),其中男20例,女45例,年龄40-82岁,平均63岁。术前诊断:股骨颈骨折30例,骨关节炎15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松动8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2例.髋关节融合1例。分别于术后1周、3个月、6个月
目的:评估膝关节镜下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方法的中远期疗效。方法:1999年2月至2008年1月,对513例ACL损伤病例进行了同种异体韧带重建,其中男性324例,女性189例;平均年龄29岁(17~46岁);急性损伤52例,陈旧性损伤46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了主观评估(包括手术前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IKDC评分和症状改善情况)和客观评估(包括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K
目的:评价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骨折LISS钢板固定技术应用,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16例符合条件的应用LISS钢板固定的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髁上骨折病例。所有骨折均术中采取间接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后插入LISS钢板固定。所有病例均未进行植骨。根据骨折以及固定情况开始逐步部分负重,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的重量,直至骨折愈合良好后完全负重。结果:13例完整随访的病例,平均随访时间14月。平均愈
目的:研究利用Ilizarov支架一期手术、逐渐矫形的方法治疗儿童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的可行性,探讨如何根据畸形的病理变化正确组装支架,尤其是铰链的正确计划与安装。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7年9月间收治的6例儿童创伤后下肢成角伴短缩畸形病例采用Ilizarov支架一期手术、逐渐矫形治疗。术前常规拍摄双下肢全长站立相X片,通过分析下肢全长的机械轴线与解剖轴线确定下肢成角畸形是单处畸形还是多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术,治疗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内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平均年龄53.6岁;41-65岁),采用胫骨近端斜行截骨结合关节镜清理术进行治疗。截骨面从胫骨结节近侧胫骨前方斜向胫骨结节远侧胫骨后方,与胫骨纵轴成30?夹角,采用同种异体骨植骨和外固定支架固定。全部患者获得至少18个月随访。临床评估采用放射学、以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V
目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晚期常须行全髋关节置换以缓解疼痛,恢复功能,但髋部的异常解剖导致手术难度较大,且受骨盆骨量的限制,假体的生存寿命受到影响。为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进行术后中期随访(5-7.4年),回顾性
目的: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分析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临床效果,观察研究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前和术后近期患者血液和尿液中金属离子浓度(铬和钴)以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为后续的进一步中、远期随访观察提供基础。方法:1、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骨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随机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和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23例,术后平均随访两年。术后比较分析包括
目的:研究药物载荷和体液浸泡对阿仑膦酸钠纯粉复合丙烯酸骨水泥(PAIBC)的疲劳性能、静态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规律,并探讨机制。方法:激光散射法测定纯粉粒径。制备不同载荷的PAIBC试件,根据纯粉载荷及试件贮存环境进行分组,检测抗压强度、压缩弹性模量、抗张强度、抗弯强度和疲劳寿命,威布尔频率函数法分析疲劳性能。扫描电镜观察试件断面并定量分析显微结构。结果:纯粉粒径为4.67μm~44.21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