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理”课堂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暨第十七次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下称《马原理》)是高校思政课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然而长期以来部分高校只重视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缺乏科学认识和管理.当前部分高校缺乏《马原理》课实践教学的规范性文件,实践教学课时分配不足,实践教学考核和评价环节不完善,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甚至流于形式.课堂实践教学是《马原理》实践教学的重要场域,《马原理》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应综合最新的思政课网络教学载体微信平台、电化教学、分组讨论、集体讨论、辩论、演讲、读书笔记和课堂笔记等内容,以努力构建该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新体系.
其他文献
创新课程是基于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改革课程,立足地方本科院校实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出口"为导向,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的综合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坚持"实用、有效、先进"的原则,打破学科体系和课程间壁垒,紧跟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学科最新成果、行业企业实用先进技术引入课程教学,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
本文重点指出人民满意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目标,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深化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可持续发展观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灵魂,建立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保障。
根据教学转型的客观要求,结合学校课程建设的历史状况,本文进一步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阐明了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明晰了深化建设与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并提出了推进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两年多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践探索,西安文理学院的课程体系正在被重构,课程项目进展顺利,课程团队逐步形成.可预见,学校深化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将有效支撑学校的教学转型工作,从而为学校的"转型升级"战略目标
在转型发展进程中,地方新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尤其令人关注.为全面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培养应用型人才,九江学院的学科专业建设具有其自身的特色.
专业和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教学工作的基础扎不扎实,取决于专业和课程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而专业负责人和课程负责人是关键.专业建设首席负责制和课程建设教授负责制(简称“两个负责制”)是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一种新型举措,是新型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选择."两个负责制"实行聘任管理、目标考核、动态调整的运行机制."两个负责制"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基础学术组织的作用,促进了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自身发展目标、应对同类院校竞争、把握发展机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处理好学科人才建设与学校顶层设计、学科人才生长文化环境、专业课程建设三对关系,坚持紧密结合地方需求,遵循学科建设内在逻辑,明确具体建设目标,科学规划、分类建设、开辟绿色通道,构建学科特区、强化平台建设,实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建设的和谐共生.
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应用型高校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侧重从办学理念、专业定位、特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力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战略策略及措施,为培育和提升应用型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从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现代企业发展和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了汽车和装备行业工业工程专业可就业岗位的类型和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方案.研究认为: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和教学资源的建设采用以产品实现过程知识为主,以工程管理知识为辅进行开发与建设,重点建设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资源,加强实践型教学师资力量.
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分析探讨了应用型本科教育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新时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分别从高等数学课程面临的挑战、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以及教学改革的实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大学生专业教育质量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课程观,其次要改变传统的备课观念和备课方式,拓展备课渠道,再次要发挥课堂教学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最后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