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效性”协同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海林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

来源 :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qcd9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当前规划成果与管理实施脱节,政府、社会、市场间对话困难等诸多困惑,本文提出面向管理与实施的“双效性”协同规划城市设计研究方法,并结合海林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城市设计,构建“双效性”协同规划体系模式.即纵向上以规划协同为原则,建立上下层级规划间协同和控制的规划体系,促进政府引导下的土地开发、市场运作、规划管理与实施;横向上通过编制引擎项目策划,实现“点、线、面”多层面城市触媒体系,搭建城市规划愿景与社会、市场对接桥梁,避免规划编制的“浪费”和“失效”,提高地方政府引导的力度和速度,为今后规划编制提供一条新的探索路线和方式方法.
其他文献
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达城市的每个角落,如何与地面常规公交网络相协调,规划建设一个服务范围更广、系统规模更大的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与轨道交通衔接的常规公交一体化从原则及技术路线、衔接判断标准、衔接方法和客流分析反馈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方法体系,为正在建设或准备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在交通规划中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发展模式是近年来城市规划中的普遍问题.本文从交通布局、交通建设、交通出行三个方面,以规划引导交通需求为基础,以充分利用现有交通资源为原则,以公交、慢行优先为手段,深入剖析了绿色交通规划的理念,设计并提出了绿色交通的规划方法.最后以南京雄州地区战略发展规划为例,在分析其自然条件、周边交通资源与现有出行模式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规划各阶段所运用的方法,对绿
自行车作为轨道交通的补充,具有灵活、无污染、低成本等特点,且能有效扩大轨道交通站点的服务半径至3公里左右.由于配套设施不足,我国许多城市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比例都不足10%.本文结合成都地铁1、2号线站点周围配套自行车停车场布点规划,探讨地铁站点周边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的方法与标准,并总结三种主要设置形式.通过完善自行车停车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引导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从而提高轨道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居民
在对国内已有新区共性特征的总结基础上,本文基于国家转型发展理念,结合贵州省省情下贵安新区的定位与内涵研究,试图从布局与带动、基础与预期、模式与示范三方面总结新区发展的几点趋势变化。从国土布局与区域带动上看,新区布局从沿海走向内陆,从发达地区走向欠发达地区;从直接发展的区域来看,不再是简单的省会直辖市空间战略的延深,早已成为跨辖区整合和统筹的重要平台。从发展基础与长远预期来看,新晋新区的发展基础较传
基于对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已有探讨中基本立场和简要分析的缺失,本文借助空间经济模型,并以此演绎出一条简要分析的路径.展开对于城市是否有、为何划定、如何更有效划定和控制城市增长边界的三个重要问题分析.从历史见证和经济效用的角度出发,探寻边界限制的谬论以及现今城市增长的必然趋势,认为城市应有且应制定阶段性的边界,不仅为了控制和引导城市开发,还要弥补现今城市建设中整体控制的缺失.最后探索出诸如要素与方法综
土地分类是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的基础.从建国到现在,关于城市用地分类我国共制定过两个标准,一个是1990年颁布的以计划经济为背景、以分类细而广为特点的标准;一个是2011年颁布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以精简分类、凸显人文关怀为特点的标准.这两个标准体现了我国城市规划在城市用地分类上的发展历程,也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本文将尝试以这两个标准的颁布作为分界点,将我国城市用地分类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本文基于灾害全过程管理思路,参考国际应急管理阶段划分理论,形成由6个系统、23项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采用定性手段评价指标是否能够满足对滨海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刚性要求,是否能够通过指标分解落实得以有效实施管理;采用定量手段判断指标取值上是否体现国际先进,并指出滨海新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方向.最后通过指标分解实施,承接目标指标制定与实际工作安排,一方面保证指标的每个关键要素落实到相应责任主体,可
应急避险场所规划是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在城市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风险伴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功能杂糅、人口集聚和设施建设而不断升高.老城区是综合防灾研究的缺口和难点,它建设早、规划少,人口建筑密度大、灾害隐患多;然而应急避难用地和设施紧缺、布局欠合理,传统规划方法较为笼统落后.随着老城区对于城市发展的价值重新发掘,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重视,其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技术亟待重新思考.本文基于现有研究,总结了应急
对国内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当前“两规”协调研究提出的相关协调体系为基础,通过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关于“两规”协调的具体实践,分析“两规”协调的主要障碍,探讨技术路径和工作方法,具体阐述南京“两规”协调的五项基础工作和四项重点内容,并指出“两规”协调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以实例形式对特大城市“两规”协调的工作方法进行了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正逐步向新城建设的目标迈进.本文介绍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开展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思考的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当前东湖高新区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分析目前产业园和新城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对其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和规划策略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探讨,为高新区发展提供参考支撑,并指导相关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