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中的在线社会声誉机制研究——基于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的视角

来源 :第四届国际应急管理论坛暨中国(双法)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中国社会多元化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已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了,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其他社会主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应急管理活动中。因此,社会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是其共同参与社会应急管理的前提。本文首先分析了应急管理中多方利益主体的信任博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声誉机制对于促进社会信任与合作进而对于提升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机理;其次,描述了在线社会声誉机制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声誉评分模型,最后,并对声誉评分模型中涉及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讨论。我们的结论认为,建立在线社会声誉机制可以促进信任与合作,增强社会参与度,进而提高社会应急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WebGIS系统的分析,将WebGIS应用于重大危险源预警系统构建,开发了基于WebGIS的南阳市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控、预警。针对传统重大危险源预警系统的局限性,在开发城市重大危险源预警系统基础,运用无线通信技术和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等,通过移动PDA手持终端实现重大危险源预警系统监测最新信息的发布、查询、反馈及应急指挥互动,为救援和指挥人员提供现场指挥、异地指
本文指出了现有主销区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设置的主要缺陷,并从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实际出发,兼顾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成本,分别构建中长期和短期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并提出各类指标的权重指标及用于警情判断的警情界限区间,大大提高了主销区粮食安全预警的实用性。
本文分析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设现状;指出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要素提炼出了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必须的功能模块;归纳总结了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方法和步骤,提出了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要求。
重大自然灾害往往使得公路交通网络受到严重破坏。为迅速抢通应急救援路线,本文借鉴网络堵塞流中最小饱和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最小运力最优恢复模型。运用现代智能算法,寻找路网瘫痪后的网络堵塞点,研究在最小费用情况下受灾区公路交通网络最小运力的恢复问题。并以四川汶川地震灾害为背景,测试了应急救援网络模型及其优化算法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应急救援时运输路线的选择和救援物资的配流。
本文分析了RFID技术的特点,分析了应急资源研究现状,分析了在应急资源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的可行性,并从RFID技术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应急资源管理模型框架。在应急资源管理中应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应急物资保障全程可视,可以对应急资源仓储、运输、配送、发放和回收等实现动态控制,最大程度地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高效、准确、灵活地运送到突发事件地点。
现代社会已进入突发事件高发的风险社会,学校也不能置身事外。学校教学楼是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以最快速度及时疏散被困人员尤为重要。本文以某中学教学楼为例,研究了中学教学楼人员疏散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结果,对如何缩短该教学楼疏散时间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些建议对其他中小学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灾难发生时,综合考虑最小化未救助伤员数量和运输成本的伤员救助问题。当受灾点的伤员数达到某一阈值时,该受灾点成为伤员簇并进行救助。救助过程中假定只有一个救援中心和多个伤员簇,有多种类型的救护车可以利用。根据问题的多时段多情景的特征,建立两阶段的整数规划模型。把该模型转化为一系列背包问题和一个多段图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混合算法。应用matlab和lingo软件进行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在求
以正在修建的长32.645km的青藏线关角隧道为研究对象,针对特长铁路隧道火灾防灾救援中采用“定点”设置的问题,讨论了隧道内定点的设置位置和设置形式,以及定点救援的方式,并从人员安全疏散的观点出发,运用疏散模拟软件STEPS建立不同横通道间距的人员疏散模型,模拟分析了隧道内4种不同火灾场景下定点中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初步确定了关角特长铁路隧道定点设置方案,同时也为铁路特长隧道火灾安全疏散设施的优化
以往研究表明,文化对人们危机认知评估要素有重要影响。本文在梳理西方有关组织危机认知评估要素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及华人思维特征,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高管组织危机评估的认知模型不同于西方模型的假设,结合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运用访谈和问卷调查对浙江省总计118家中小企业高管人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发现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高管在进行危机评估时更为注重危机的转化性特征,这一结论意味着中国企
总结在特大自然灾害下通信指挥的特点,分析了有线通信,卫星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集群通信等通信方式的技术优势和不足,针对应急指挥及时,快速,有效的特点,提出了应急通信指挥网络的体系结构,为我国建设应急通信指挥网络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