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南北地域差异进行了研究。文章调查了中国中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并探讨了有关的地域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中老人群精神健康的常见疾病。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上海,200031
【出 处】
:
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老年营养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中老年人抑郁症患病率及其南北地域差异进行了研究。文章调查了中国中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并探讨了有关的地域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中老人群精神健康的常见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现有的随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饮用牛奶和单纯补充钙剂对儿童身高、体重和骨骼密度增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国内外有关儿童饮奶或补充钙剂后测量骨密度和身高及体重增长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检索出从1993年到2006年间已发表的29篇相关文献,经过筛选最后收集到11篇符合本次Meta分析的纳入标准.评价骨密度共15项研究2205例研究对象入选.其中饮奶试验9项,单纯
目的:了解齐齐哈尔市中小学生血红蛋白(Hb)水平和贫血状况,加强对重点人群进行经常性贫血监测,做好中小学生贫血的防治.方法: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分光光度法,采样时间上午8~11点.检测人员通过统一培训.贫血诊断标准,依WHO标准评价Hb水平和贫血状况.结果:五个年龄组中贫血率为17.38%,其中95%为轻度贫血;贫血率农村为22.85%,城市为12.98%;总贫血率男生为15.29%,女生19.4
目的:了解温州市区孕妇孕期膳食状况及营养干预对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第一胎妊娠的孕妇为调查对象,在建卡后孕(16±2)w进行膳食调查.调查内容涉及膳食结构、膳食习惯、孕前营养知识来源等,采用24小时记录法,连续三天详细记录被调查者的膳食状况,包括三餐、加餐及营养素补充剂等.调查结果与第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中浙江省(城市)部分及孕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本次膳食调查表明本地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纠正孕妇营养误区和改善饮食行为的效果,为改进营养教育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192名参加营养教育的孕妇进行营养教育前后营养知识误区和膳食行为进行调查.营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营养基础知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孕妇膳食指南、孕妇饮食误区和健康食品的选择.结果:通过营养教育,可有效地纠正孕妇的营养误区,营养误区总下降率为92.5%;并可改善孕妇摄食行为,总有效率为76.3%
[目的]评价富含α-乳清蛋白及AA/DHA但总蛋白含量略低的配方奶粉对婴儿生后前3个月体格生长的作用,并观察其喂养后胃肠道的耐受性.[方法]采用前瞻、随机、标签开放性的多中心研究.喂养母亲记录喂养最初3周每日耐受性指标,医生观察并记录1月、2月及3月龄时婴儿的体重、身长和头围等生长指标.[结果]喂养3个月后,体重、身长和头围增值在母乳组、α-乳清蛋白组和对照配方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婴
近几年,调节性T细胞在肠道粘膜免疫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认为肠粘膜独特的Th3调节细胞亚群以及所分泌的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功能不足是导致食物过敏最重要的原因.本实验在构建pBudCE4.1/TGF-β1质粒的基础上,试图利用壳聚糖在基因转运和药物控释方面的优越性,探讨壳聚糖/pBudCE4.1/TGF-β1质粒微粒在肠道中的表达和对OVA过敏小鼠肠道免疫的调控特点,为食物过敏的治疗提供线索.
母乳是被认为是衡量婴儿喂养状况的金标准,含有数百种生物因子、具有多重生理功能和多重系统、能根据婴儿的需要调整泌乳量,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神经认知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发育,有助于保护机体的抗氧化系统.生物因子包括营养素、配方、食物成分或其他能联合增加或有益身体生长、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成分.目前人们关注与婴儿营养重要相关的生物因子有花生四烯酸(A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铁,与神经认知行为有关;核苷
[目的]测定部分成年居民膳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水平.[方法]从三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中,选择184人30-60岁成人(男性84,女100)作为被调查对象,采用"双饭份法"分别于夏秋两个季节收集被调查者连续三日全部膳食,用HPLC测定其中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红素、玉米黄素和玉米黄质六种类胡萝卜素以及视黄醇的含量.[结果]被调查者夏季膳食中β-胡萝卜素、α-胡萝卜素、β-隐黄质、番茄
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发育、健康、安康的功效声称之种类和数量,促使ESPGHAN等组织提出将医学领域的声称方法即"循证医学"引入到现代营养学中.本文主要就婴儿发育的基础科学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目的:确定大豆异黄酮改善由于雌激素缺失导致的围绝经期症状的生理效应及其发挥效应的有效剂量.方法:2003年6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招募90例年龄45-60岁的绝经早期妇女,随机单盲地分为大豆异黄酮84mg/d和126mg/d两个剂量组、安慰剂对照组,每组30人接受追踪观察24周,期间每4周要求对象记录1周的潮热、出汗次数,作1次围绝经期症状评分.结果:试验各组的潮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