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陶器起源是一个世界性的考古学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东亚地区早期陶器发现年代的不断提前,使得探讨中国陶器起源有了相对丰富的材料.本文通过对中国早期陶器遗存材料的梳理和国内外有关陶器起源的相关探索,结合中国陶器起源的时空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和人类文化发展背景分析,对中国陶器起源的过程和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认为应将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放在晚更新世以来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注意各种背景关联,从系统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器起源是一个世界性的考古学问题,近几十年来随着东亚地区早期陶器发现年代的不断提前,使得探讨中国陶器起源有了相对丰富的材料.本文通过对中国早期陶器遗存材料的梳理和国内外有关陶器起源的相关探索,结合中国陶器起源的时空背景、生态环境背景和人类文化发展背景分析,对中国陶器起源的过程和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认为应将中国早期陶器的起源放在晚更新世以来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注意各种背景关联,从系统的角度思考陶器起源的动力和机制.
其他文献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商代遗址中出土的早期玉器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进一步的辨析,通过关注其出土背景和可能的使用方式,进而对商代早、晚期出土早期玉器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探讨.
通过对尹家城、郝家庄遗址的分组研究建立的年代标尺表明岳石文化可分为四期,各期之间的陶器器形、陶系、纹饰具有明确的演变关系.岳石文化的相对年代上限不早于下七垣文化一期,下限不晚于中商文化一期,万北遗址可能晚至中商文化三期.
郭家道子遗址位于鄂西北地区,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项目.经过2006、2007、2010年三度发掘,积累了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最早可至后冈一期文化)至唐代的遗存.遗址出土了较为丰富的东周遗存(另有少量西周遗存),其中包括灰坑38个、灰沟7条等.年代上有一定的跨度和连续性,单位组合关系较好,分期研究是研究遗址聚落形态的基础,是建立鄂西北地区东周时期分期的重要材料,也对研究楚文化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
城子崖遗址发现至今八十九年,较多的学者撰文探讨遗址内涵,对《城子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分析城子崖遗址发掘原因的基础上,对《城子崖》所见田野考古方法述评,并着重探讨《城子崖》体例的形成与影响.从而发现,促使城子崖遗址两次发掘的原因并不一致;城子崖遗址的田野发掘不仅受到了西阴村、殷墟遗址发掘的影响,也是殷墟考古发掘水准提高的转折点;《城子崖》的体例,在参考了《貔子窝》等在内的中外考古报告基础上有所创
象鼻盉是早期国家起源阶段的重要礼器,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独特造型的陶器.通过对其出土情况和类型学研究、文化因素分析,可以发现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存在以象鼻盉为纽带的贡赐关系,凸显了当时二里头作为中心的强大影响力,是早期国家阶段多元一体格局的一个缩影.
日名是否可以作为区分西周殷遗民与姬周贵族青铜器的标准,是学界长期以来的热点议题.“周人不用日名说”具备一定的指示作用与实用价值,但由于出土材料零散,难以对西周时期日名青铜器进行宏观上的整体把握.本文整理归纳目前所有具备地理信息的西周日名青铜器后认为,“离散-分封”殷商大族的周人政策才是导致殷式青铜器衰落的主要原因.
侯家寨遗址是淮河中游重要的新石器时期遗存,出土遗存内涵丰富,文化面貌复杂.本文在对侯家寨遗址发掘材料全面整理的基础上,根据出土陶器的地层及其形态特征,将侯家寨遗址划分成二期四段,构建出侯家寨遗址基本年代序列.侯家寨遗址一期和二期文化面貌差别较大,通过与蚌埠双墩、鹿邑武庄、怀宁孙家城等文化遗存的对比,了解其与周边文化的交流情况,为淮河中游建立文化谱系提供参考.
走马岭史前城址应该包括走马岭内城、护城河和屯子山、狗赶张、蛇子岭等外围城垣体系,共同构成了内外城结构.整体平面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内城外侧有一周完整的护城河,外城外侧有断续的护城河迹象.内城面积近10万平方米(包括城垣),加上外城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据调查和发掘资料,综合判断走马岭城始建年代应该不晚于距今5000多年前的屈家岭下层文化,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具有内外双城结构的史前城址之一.走马岭城的
1985年春和1986年秋对侯家寨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共出土86件陶器刻划符号,均刻划在陶器的外底部,且大部分为刻划的阴文.通过符号所呈现的内容将其分为象形类符号、几何类符号和其他类符号.本文先对侯家寨遗址出土的刻划符号进行分类和释读,再将其与双墩遗址出土刻划符号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探讨其在中国文字起源中所起到的影响作用,从而认知侯家寨遗址时期的原始社会内涵.
中华民族尚玉、爱玉的传统自古有之,动物造型玉器作为阅读我国新石器时代社会、文化等信息时的重要手段,一直为新石器时代玉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明确其时空分布规律,并试图归纳出其区域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