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主要大中型供水水库和典型湖泊微囊藻毒素分布

来源 :2004年全国水文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ra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肝脏促癌剂微囊藻毒素(MC)在广东省淡水水体中的污染情况,于2003年夏、秋、冬3个季节,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HPLC)对广东省12个典型供水水库和4个湖泊中微囊藻毒素浓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典型供水水库微囊藻毒素分布广泛,在8个水库12个样品中检测出微囊藻毒素,而调查的4个湖泊均检测出微囊藻毒素。广东省淡水水体微囊藻毒素以MC-RR型为主,夏秋季节毒素浓度较高,而冬季仅偶尔检出。水库微囊藻毒素浓度在0~0.365μg/L湖泊中微囊藻毒素浓度明显高于水库,最高值为0.640μg/L。水库以处于粤西沿海的鹤地水库毒素浓度最高,而湖泊则以流花湖最高。结果说明广东省饮用水水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微囊藻毒素污染,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质进一步恶化。
其他文献
文中首先指出降水典型年选择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然后,考虑到评价目标优与劣的中介过渡性,应用模糊集概念,建立降水典型年选择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模糊优选理论、模型及其解法。
在给定的水文条件和排污口群的相对位置及在水资源保护目标所规定的水质浓度下,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河流入河排污口群与保护目标间的输入响应关系,确定各排污口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对保护目标的响应系数,并以数学方程式表示。运用该数学方程式,可方便地计算排污口群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量,并对各排污口的污染物削减量进行任意分配,从而灵活机动地调整控制污染源排放量的决策。
微囊藻水华可在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中形成,并常常产生微囊藻毒素,微囊藻毒素能对人体及动物肝脏造成损害。本文采用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PCR检测方法,对广东省12个有代表性的供水水库进行有毒微囊藻检测。结果发现,在检测的136个水库水样中,检出阳性水样59个,阳性率为43.4%。这些阳性水样分布于除深圳水库以外的其他11个水库,其中汤溪水库、高州水库、大镜山水库和沙田水库水样阳性率分别为95.2%,6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的多种服务功能,稳定、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来确定指标。水资源是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量变和质变都十分敏感,以水分条件作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揭示了一定时空尺度水循环过程中的生态效应。本文探讨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的阈值特性,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相关关系,初步建
可供水量的计算是水资源供需分析计算中的重要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供需分析的成果。以往可供水量的计算仅仅考虑水量的因素。本文提出新的水资源数量与质量联合评价方法,即满足流域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可供水资源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方法。首先提出了单元系统水量水质模型,然后推广应用到河流多区段系统水量水质联合评价的问题。并以河北滦河流域为例,给出具体的评价结果。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原因和关键因子的分析结果,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性分析,应用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以及随机模拟法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82亿m3和145亿m3方案实施后将增加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而引江济汉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丹江口水库增
通过对北京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现状的分析,探讨地下水超量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缓解地下水环境恶化的对策。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实现水环境的可持续承载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承载力的概念出发,在总结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概念、特点和评价方法的研究程度进行了评述。分析了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特点和评价方法后,指出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水环境承载能力需加强研究的方向。
大气、地表、土壤是水文系统中具有动态联系的整体,确定不同水文过程界面水流通量计算及耦合方法是建立水文物理模型的基础。本文根据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计算方法,分析了洪水过程河流-地下水相互补排水量,河水入渗对含水层的影响范围,以及机井开采下诱发入渗水质点运移路径。根据作者对中尺度气候模型中的水文模型改进方法,探讨了地下水对土壤水以及蒸散发过程的影响。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对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祁连山区黑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特征、成因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各种假定气候情景下黑河山区径流变化的计算模式。分析及计算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水资源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十分明显,还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总体上,山区气温和降水均呈上升和增加趋势,且气温上升的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山区径流亦有增加,但增幅随着气温升高会逐渐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