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采用组织微阵列这种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的hTERT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进一步证实存在端粒酶的活化,同时检测Ki-67的表达水平,以评价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旨在为阐明胶质瘤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并对组织芯片技术应用于分子病理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机 构】
:
天津环湖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总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组织微阵列这种近年发展起来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对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的hTERT表达水平进行测定,进一步证实存在端粒酶的活化,同时检测Ki-67的表达水平,以评价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旨在为阐明胶质瘤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线索,并对组织芯片技术应用于分子病理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在言语、发声方面的影响和康复生理途径的疗效。方法: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最长发声时间、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一秒率、最大呼气中期流速、最大呼气流量等。采用普通话单词表和语句检测语音清晰度并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名患者进行40天治疗.结果:治疗前18名患者的发声时间均缩短,每秒发声气流量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特点。为临床制定儿童脑性瘫痪构音器官运动功能检查量表以及制定科学的治疗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15例2~6岁脑瘫患儿,男46人,女69人.对其构音器官运动功能如:呼吸次数、呼吸稳定性、有无反向呼吸、口鼻呼吸有无分离、最长发音时间和最长呼气时间、有无口腔原始反射等项一一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其构音器官运动功能与成人是不同的,而
交叉性失语症是由于右利手者右大脑半球损伤引起的失语综合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病率低.本文对4例交叉性失语症患者进行了病例介绍,检查分析,以及详细的治疗方法的观察,以期对于此类失语症的治疗作一介绍和分析。
所谓语言治疗是对那些因语言障碍而交流有问题的人,最大限度的开发其潜在的语言能力进而诱导他们取得交流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能正常的圆满的交流的治疗法。语言治疗学科是为了培养专门语言治疗师,并且专门研究语言病理学为目的而成立的学科.残疾人的问题:特殊教育占50%,康复占50%,康复50%的专家中最核心的是语言康复学科.大邱大学语言治疗学科是1988年在这个领域最初成立的。到2007.3月,在韩国4年制大
本研究目的是改善交流障碍患者与其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本文研究试验性的在长期护理机构(L-TCFs)中对健康护理人员(HCPs)进行交流培训和使用交流工具箱对交流的影响。设立试验组和对照组,用于评价交流培训和工具箱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培训及工具箱并没有显著效果。然而,在此研究中我们还是观察到某些措施对交流有益,特别是给听力损伤患者增加辅助用具.此外,L-TCFs的本质决定了要做到成功有效的交流会遇到机
本文对《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一书作简单的编写说明.文章阐述了《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的编写背景与编写的指导思想;介绍了该书的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文章阐述了《言语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言语评估和测量与矫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言语矫治以言语评估和测量为起点。在言语矫治中或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言语评估和测量,从而监控言语矫治方案的有效性,调整言语矫治方
目的:探讨汉语语音特点。对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听觉效果,提高汉语的听觉言语康复水平.方法:依靠声学分析软件,对正常20~50岁男女的单韵母、单声母、四声声调的声学特性进行分析,对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对单韵母、单声母、四声声调的听觉识别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对各声学特点的单韵母、单声母、四声声调听觉识别的正确、错误出现率的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汉语普通话的声学特点为:单元音在语图上有明确的频率和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凝较电泳迁移率以及免疫印记法测定基底动脉中NF-κB的活性表达变化并观察形态学改变,旨在探讨NF-κB在脑血管痉挛中的变化规律,并为证实脑血管痉挛的炎性机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介绍了脑内γ刀应用-微放射粒子术后植入对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情况,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持续疗效、治疗材料来源充足、过程简单的特点,具有完全的微创概念,经过粒子植入治疗,不影响其他治疗手段的实施,采取其他治疗手段后或者同时都可以使用粒子植入,不影响外科医生的手术积极性,植人物不影响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
本文为深入探讨榄香烯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我们对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上游基因NF-κB进行了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