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大学生身体形态虽然有身高增强、体格增强的趋势,但在有关心肺耐力、速度、力量等体质状况方面却呈现下降趋势。目前已有研究证明营养过剩、作息不规律等生活行为给大学生体质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或多或少与不良的饮食习惯、作息习惯有关。为进一步明确饮食和作息习惯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较为具体化的问卷调查和体质测试,针对大学生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对体质状况的影响作深入探讨,为引导大学生采纳体质健康促进行为提供有力的依据及对策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2016级93名(21.24±1.13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体质测试和问卷调查,对获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探讨饮食和作息习惯对大学生体质的影响。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受试者进行体质测试,并计算出得分(满分100)。指标及各项占比包括身体质量指数(15%)、肺活量(15%)、仰卧起坐/引体向上(10%)、坐位体前屈(10%)、立定跳远(10%)、50m跑(20%)、800/1000m跑(20%),等级划分标准为≥90分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60-80分为及格;<60分为不及格。问卷调查分为饮食习惯(共12个条目)和作息习惯(共16个条目)两部分。饮食习惯分为就餐情况、就餐习惯、早餐情况、零食及高热量饮食、饮水情况5部分,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计分,分数越高,表示饮食习惯越好。作息习惯借鉴《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计分方式,获得入睡及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5部分得分,分数越低,表示作息习惯越好。采用EXCEL 2019软件建立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统计软件SPSS25.0,进行非参数t检验分析两组别间的差异性,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来衡量饮食作息与体质之间的相关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76.34%的学生体重指数正常,低体重指数的学生只有2.15%,而超重和肥胖的学生占了21.50%,明显高于低体重的学生。(2)大学生体质测试总分平均分为71.39±8.25,在各个身体素质单项上,平均分都只达到及格标准,没有学生达到优秀,11.83%的学生达到良好,及格等级为81.72%,不及格等级为6.45%。(3)女生体质总分及格达标率96.61%,高于男生的及格达标率88.24%。(4)就餐情况与各体质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饮食习惯中各部分均与BMI无显著相关;就餐习惯与各项指标之间除BMI、肺活量以外均有显著相关性(P4的学生(75.72±5.43)体质总分,高于得分≤4的学生(64.53±7.27,P<0.05);总是、经常食用早餐的学生(75.27±5.52)体质总分明显高于有时、偶尔食用早餐的学生(66.47±8.57,P<0.01)。(6)23.66%的学生睡眠效率低于85%,7.53%的学生低于75%;79.57%的学生每周三天及以上夜晚11点之后入睡。(7)入睡、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与各项体质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与身体素质相关指标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睡眠障碍只与肺活量、50M,坐位体前屈、耐力跑有显著相关性(P<0.05);日间功能障碍即工作学习状态、起床熬夜问题与身体素质之间有显著相关性。(8)拥有很好、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学生体质总分(73.80±6.39)明显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的学生(63.61±8.9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日间功能障碍得分高的学生的体质总分(69.56±8.05),低于得分低于6分的学生(75.87±7.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当代大学生整体体质状况堪忧,女生的体质状况优于男生,同时缺乏针对性、专门性的训练。(2)大学生在饮食上表现出较多不良习惯,如就餐习惯、早餐习惯,且大量食用零食、高热量食品等;作息上表现出睡眠不足、睡眠效率低、熬夜、不午睡的习惯等。(3)大学生在饮食和作息各模块与体质各项指标以及总体水平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据此,说明健康的饮食习惯、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学生体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