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园遗址是圆明园乃至国内园林遗址中罕有的遗存最丰富、格局最完整的案例之一。芝兰室作为如园主要单体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历史上多次易名改建,后遭大火焚毁,直到现今遗址考古发掘完毕,埋藏在建筑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显露。首先,芝兰室东、西、南三面环水,假山叠石环绕,视野开阔,芝兰扑鼻,环境素雅,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建筑本体和谐融于自然环境之中的典型实例之一,展现了清代帝王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良好的审美追求,
【出 处】
:
2017年三山五园区域文化认知与传播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园遗址是圆明园乃至国内园林遗址中罕有的遗存最丰富、格局最完整的案例之一。芝兰室作为如园主要单体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历史上多次易名改建,后遭大火焚毁,直到现今遗址考古发掘完毕,埋藏在建筑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逐渐显露。首先,芝兰室东、西、南三面环水,假山叠石环绕,视野开阔,芝兰扑鼻,环境素雅,是清代皇家园林中建筑本体和谐融于自然环境之中的典型实例之一,展现了清代帝王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良好的审美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代设计者高超的营造技艺,对当代建筑师的地域性造园构思与自然生态建筑创作都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第二,芝兰室遗址遗存种类丰富,包含了大量的柱顶石、陡板石、山石踏跺、空心铺地砖、金砖、散水砖、柏木桩、驳岸石等,局部铺砌保留完整,为研究当时建筑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以及审美意趣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样本。第三,芝兰室遗存的少数样式雷图档,还原了特定时期芝兰室室内装修与空间格局,再对现存遗址的平面格局以及柱顶石切削痕迹进行分析,可获得部分芝兰室室内装修变迁与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资料,为研究清代皇家御苑建筑室内装修做法与艺术追求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最后,芝兰室遗址作为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圆明园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基地,具有参观凭吊,教育后人不忘国耻,热爱世界和平,国际友好交往的教育功能,其历史文化价值应当予以重视和挖掘。
其他文献
围绕北京区域文化的特色和定位,各级研究机构纷纷进行了学术研究和现场调研,提出很多有创见的结论,本文想围绕西山文化带中的“三山五园”皇家园林区域文化的民众认知,提出几点意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带一路”倡议和《规划》为发展“三山五园”人境文化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山五园”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的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与科教高地中关村交相辉映,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山五园”发展人境文化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并指出了战略路径。
文化遗产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当前一种重要的旅游活动方式.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遗产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三山五园地区既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又是北京市重要的旅游产业发展区.三山五园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为"三山"指香山、万寿山和玉泉山,三座山建有"五园",分别是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目前,该区域内依然有诸多旅游资源未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该
康熙皇帝通过修园建宫、寝门视膳、祝寿咏诗以及大设千叟宴等一系列在三山五园的活动,将清朝官员及百姓全部纳于孝治政策下,并通过宣扬提倡,亲历躬行,垂范天下,弘扬儒家传统道德,自上而下地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贤”的社会风尚,并强化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社会道德观念,引导全体社会成员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模式,有效达到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将孝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实践推向极致。
本文叙述牵涉到诸多的清朝礼,故先按照五礼中吉礼、嘉礼、军礼(按:此三礼与本文关系密切)的顺序,结合《清高宗实录》,探讨乾隆时期圆明园与京师、紫禁城的关系问题。
本文关注清雍正至乾隆朝以来形成的"三山五园"皇家空间,指出在紫禁城与京郊的皇家园林之间,存在着由作坊管理者和工匠等组成的以"活计"为任务的群体,在皇宫庭院与皇家工场之间"行走",从而动态地完成自上而下交代的工作任务.紫禁城与三山五园、各处行宫以及皇宫内其他机构之间,通过员外郎、郎中、笔帖式、库掌、催长、委署催总、司匠、柏唐阿和各作工匠,形成了稳定高效的作坊活计管理制度.本文以"裱作"为例,分析造办
"坦坦荡荡"属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乃后湖西岸的一处园中园.其园林布局与杭州西湖的"玉泉鱼跃"相似,池周舍下有鱼数干头,系清帝饲养与观赏金鱼之处,俗称"金鱼池".本景占地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50平方米.《圆明园百景图志》介绍了坦坦荡荡的陈设、布置及其功能.贺艳和刘川曾试图对坦坦荡荡进行复原设计.踟清世宗、清高宗和清仁宗在圆明园园居之时,常常驾临坦坦荡荡游览、读书,并留下不少诗文.可是,迄今
本文从清帝数量可观的咏竹咏景御制诗入手,对圆明园竹景观和文化略作探析,期望由此对圆明园以植物继承古典园林的传统和文化略窥一二。
由于年代久远,书翰遗墨传世有限。石刻延长了宣纸的寿命,保存了历代名家的墨迹,使书法艺术得以传之后世。石刻既是书法艺术的重要载体,也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清代书法艺术的中兴和金石学的昌盛,与清朝帝王认同并积极学习汉文化有关。他们不仅收藏、鉴赏、临写、刊刻历代名家书作和法帖,为中国书法艺术保存了珍贵的史料,还大多勤于临池,常将御笔书写的诗文题咏,刻留于各处的匾额、碑石之上
圆明园的遗址构成以清代建筑基址、山形水系、历史园路、历史植被和历史桥梁为主,历史碑刻、建筑构件等为辅。从材质来看主要有砖、石、木和夯土。从分布空间看主要有露天遗址和埋藏遗址。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露天建筑基址、残存桥涵、部分假山,分景区调研这些遗址的可见情况,分析可见遗迹的保存现状,并提出展示规划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