锗荧光纳米粒子在单分子定位超分成像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物理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x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制备了性质稳定的胶体锗荧光纳米量子点,其尺寸约为3.8nm,荧光发射波长为650~800 nm,并探索了该量子点在细胞成像,特别是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率(超分)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我们先把锗量子点与成熟的商业产品CdSe/ZnS量子点进行3天的细胞毒性对比研究,发现在Hela细胞上锗量子点表现出明显弱于CdSe/ZnS量子点的毒性.同时,90 h的活体细胞观察实验表明,锗量子点并不会对细胞形态带来可观测的改变.基于此,我们用锗量子点开展了两个单分子定位超分(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衍射极限)的细胞成像方法研究:方法一是利用量子点闪烁效应实现分时超分(与STORM、PALM等方法原理类似),方法二是利用量子点的尺寸效应实现分谱超分.
其他文献
在燃烧室激光测量实验中,流场中的水雾、油雾对激光有散射和消光作用,可能干扰光学测量的结果,导致测量失败.CARS(C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scattering)实验使用532 nm的激光,频率为10 Hz,单脉冲时间分辨率约为10 ns,能量为20 mJ;TDLAS (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实验使用
针对航天器铝合金典型的Whipple防护结构,在二级轻气炮上开展了-100、-50和20℃低温环境下的超高速撞击实验。通过对不同低温环境下缓冲屏的穿孔大小、碎片云形貌变化、后墙毁伤程度以及防护结构防护能力的对比分析,考察低温对防护结构超高速撞击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防护结构在-100℃下的防护能力比室温(20℃)下高约12%。为了进一步研究低温下防护结构的防护性能和撞击特性,我们还理论分析了铝
会议
Alekseevski-Tate模型是长杆半流体侵彻半无限厚靶的最成功理论模型。由于方程组具有非线性,弹体(弹尾)速度、侵彻速度、弹体长度和侵彻深度关于时间的函数都是隐式的,只能数值求解。本研究在推导获得Alekseevski-Tate模型隐式理论解的基础上,对剩余弹体相对长度的对数表达式进行线性近似,获得两组显式的理论解析解,可非常方便地用于Alekseevski-Tate模型的理论预测。
会议
以二级轻气炮作为加载手段,在撞击速度为2~6 km/s的条件下获得了PTFE/Al含能材料薄板的穿孔特性、后板损伤特性和弹道极限特性。通过与等面密度LY-12 A1薄板撞击实验的对比可知,含能材料薄板的孔径比明显增大,后板弹坑数大幅减小,破坏程度明显降低,对比Christiansen弹道极限方程可知,临界弹丸直径大幅提升。分析认为,含能材料在冲击条件下的冲击起爆特性增强了其碎片防护能力;当空间碎片
针对航天器太阳电池组件,在二级轻气炮上开展了速度为3~7 km/s的超高速撞击地面模拟试验。通过分析超高速撞击下太阳电池组件的损伤形貌、损伤模式、边界效应,以及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最大功率,获得了太阳电池的机械损伤方程和伏安特性变化规律。由此对某航天器太阳电池阵列进行了空间碎片环境下的寿命预估,结果显示:太阳电池阵列受到毫米级空间碎片撞击后,未发生整块太阳电池阵列短路等情况,空间碎片环境对太阳电池
会议
近年来,太赫兹(THz)源因其在国土安全、通信、高精度光谱学和医学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热点。将两束连续激光导入光混合器,如低温生长的GaAs,可以产生连续差频太赫兹波。在光学差频太赫兹波产生中,两个波长的激光用一个激光器产生比使用两个激光器产生有一些优势。比如,一个激光器产生的两束激光共轴输出,具有优异的空间模式匹配,也具有相同的偏振态,可以降低准直、聚焦、偏振态调节的难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