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7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采取提前干预措施(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对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1日-2008年5月31日收治的初治菌阳>70岁老年肺结核患者200例。对比观察采取与未采取提前干预措施2组患者,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及临床疗效。干预性治疗组:在一线标准化疗基础上,适当调整化疗方案。以2HEL2V/4HEL2(L:利福喷汀,V:左氧氟沙星)主方案并加予保肝治疗。常规治疗组:常规-线标准化疗方案2HREZ/4职(H 0.3,1次/d,E 0.75,1次/d,R 0.45,1次/d,Z 0.5,3次/d)并加予保肝治疗。2组保肝治疗均为口服1种保肝药物。结果:采取干预措施105例,其中出现肝损害10例(10/105,9.52%),非干预措施95例,其中出现肝损害35例(35/95,36.8%),对比2组肝损害发生率,干预组明显低于非干预组(P<0.01)。2个月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分别为62.9%(66/105)和63%(2/95),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3.3%(98/105)和94.7%(90/95),X线胸片病灶吸收分别为87.6%(92/105)和89.5%(85/95)。随访1年,复发率分别为3.8%(4/105)和3.2%(3/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岁老年患者由于体内含水量少,使药动学发生变化,药物半衰期长,清除率低。多数老年人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浓度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游离的活性药物浓度高,使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高。老年人的肝损害大多症状更不明显,与多有脑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造成反应差有关,无临床症状的肝损害提醒临床医师需引起重视。宜于应用抗结核药物开始即采取干预性预防措施,并尽可能选用肝毒性小的抗结核药物,制订合理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便患者平安渡过强化期,使化疗能够顺利进行到疗程结束(即达到良好的依从性)。另外,合理的休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