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来源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chi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新阶段,是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国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学说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不仅是古人生存的需要,也体现了古人在处理人与环境问题上的智慧.道家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不断前进,中国佛教思想中的万物一体观与道家的人与环境关系问题认识是一致的.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对应,西方古代人与环境关系思想集中表现为"神人合一"观,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都将自然环境中的动物植物个体与人一样具有生存的权利,人和万物都是平等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对东西方古代文明的总结与升华,但其直接的理论基础则是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理论、经济学中的生态经济理论以及社会学中的社会系统论.
其他文献
儒家经典的形成、传衍和流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的诠释性积累中,文本的内蕴逐渐丰厚化,其所传达的意义也因理解和解释的多样性而不断地扩展、弥散、乃至歧出,形成了包容深广、意味无穷的思想原核.而各文本之间内容的分际与呼应,又使得这些意义在广阔的诠解空间中处在不停的游弋和变换状态,从而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穿插、叠加或冲撞的思想效应.作为观念"原意"的发散源和后人不断诠解的对象,最早形成的文本群落构成了
作为东亚文明共同资产的东亚儒学所谓"东亚儒学"指的是,源起于2600多年前的中国山东半岛、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儒家价值理念,在其影响所及的地区所呈现出来的儒家思想及其文化.如此形成的儒家思想文化圈,并不是由独立的"中国儒学"、"日本儒学"和"韩国儒学"为分散单元而机械加总的结果.如同任何一门学问都有着自己的局限那样,东亚经典诠释学也有着自己的理论局限,诸如,东亚经典诊释学在经典的文本性分
实际上,类似孔子或苏格拉底一样的古代哲学家,与其说埋头于探求哲学理论,倒不如说是作为共同思考、诊断和助言别人的孤独或痛苦的,并与大众沟通的哲学家而活动.但是,随着这种与大众沟通哲学传统的逐渐消失,陷入经典章句或复杂理论的游戏,每天只是"口头圣贤"或"纸上道学"被认为是哲学家当然的任务,哲学与一般人的距离就更远了.这里有必要倾听所谓经典与其说起到连接和疏通哲学家与大众的作用,反而说阻碍了哲学家与大众
《周易》经传确立起易学专门之学的经典话语系统。其后,汉代的经学家,从象数的一面出发,丰富了这一系统;魏王弼、晋韩康伯等,则从义理的一面着眼,深化了这一系统;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一系统又在儒释道三教由冲撞、互峙走向会通、融合的历史文化语境变迁过程中,既受到严峻挑战,又获得新的诊释。
孟子的哲学思想中阐述了关于如何使用"气"的概念,本文即拟对孟子学说中"气"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考察.性善说和养气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两个方面,在此讨论"气"就是旨在对一直被忽略的养气论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为把孟子哲学思想中的性善说和养气论放在一起讨论创造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首先分析《公孙丑》篇中与"气"有关的内容,由此揭示"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养气的终极目标"心之修养"是如何实现的,以期待对孟子哲
对于孟子“养气”之论、“夜气”之说,历来存在不同的解读:孟子所说的“是非之心”、“良知”,也被理解为一种先天的或先验的形而上学范畴。本文意在阐明:其实,孟子所说的“气”或“浩然之气”是一种情绪体验,也叫“正气”;而“夜气”是一种比喻。这种情绪体验来自一种内在感受,即通常所说的“正义感”,孟子谓之“是非之心”。所以,孟子说,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这种内在感受来自一种关于是非曲直的直觉判断能力,这是
本文以《论语》诠释为例,探讨中国注经传统与现代诠释学之会通,强调重新认识与诠释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传统,并给予创造性的讼释,希冀儒家价值规范系统,能提供国人一个既能合乎传统文化精神,而且又能够针对现代社会与现代人心灵需求的价值观。
行为治疗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的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以及新兴的语境主义导向的认知行为治疗的"第三浪潮"三个阶段.其中,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是认知行为治疗"第三浪潮"中最有代表性的经验性心理治疗方法之一.ACT疗法以有关人类语言和认知的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为基础,认为人类的负面情绪和
市场承认个人禀赋及个人拥有生产要素的差别,经过市场的初次分配后必然形成收入差距.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个人收入差距逐渐拉大,构成了不稳定因素,不断挑战个人的心里底线.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必然因素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市场化改革不到位等原因,同时也有偶然因素的作用,如个人禀赋、个人选择、机遇与运气及努力程度的差异.当前明确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目的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因此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整体方面做出
随着社会建设问题被提上政策议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充斥在三大社会治理主体内部的关系约束及互动需求成为制约社会建设的制度要素.以社会资本为视角,可以窥见在中国社会建设中三大社会治理主体的社会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的建设存在着内隐与缺陷,成为社会建设发展的软肋.因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关系型社会,需要通过治理主体彼此的关系构建以及信任产生来维持一种协同上进的社会建设状态,有效将组织周围及内部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