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碳平衡研究

来源 :中国土地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3℃~0.6℃.近10年已成为自1860年以来最暖的时期.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明显的温室效应,并反过来对全球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海岸带、社会经济等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土地利用变化是促成全球变暖的重要诱因之一.基于此,本文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利用联合国及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出台的相关碳汇及碳源计算公式,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内蒙古土地利用的碳平衡关系,进而评判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区域低碳经济具有指导及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和效应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约束条件的碳蓄积、排放的优化模型,分析了在碳蓄积最大及碳排放最小的条件下土地利用的结构,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定量参考.
其他文献
在分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思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实行节约集约用地;大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控制连队居民点用地,统筹各业各类土地,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城镇工矿用地;加强水利建设,搞好水资源管理;加大未利用地开发利用.
本文通过"均等"和"耕聚比"的方法分别求算耕作半径并构造缓冲区,得出两种耕作压力系数的分布,对其进行比较,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策略.结果表明:基于"耕聚比"的方法计算的耕作压力分布在评价耕地与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合理性上更为实用,耕作压力系数分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布局调整中应将压力系数高的地区的拆旧和压力系数低的地区的建新相挂钩.
针对城乡土地整治,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突破了原有的政策瓶颈,为今后一定时期内城乡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经济统筹规划发展,变被动式滞后管理为主动跟踪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充分满足了推进城乡土地整治、实现新型城镇化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城乡土地整治的实践为例,探讨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统筹规划城乡土地整治、促进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目标.基于实践的成果来探索多元化土地
研究目的:阐述土地生态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对象界定及其层级划分、学科发展方向和内容设置,旨在发现土地生态学的比较优势与劣势、潜在机会.研究方法:借助土地生态问题的多学科集成研究和工程实践,就土地沙漠化与防沙治沙、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植被丧失与传统能源替代、土地开发工程和矿区复垦工程,对比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土壤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农业生态学与土地生态学的看法.研究结果:①将"土地生态系统"视为研
研究目的:揭示农村居民点整治中农户预期效应对意愿的影响机理,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政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意愿调查法,因子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①农户预期效应包括预期动力和预期压力两个方面共14个因素;其中,农户认为交通、基础设施和医疗是最重要的预期动力因素,生活方式和人际环境的改变是最显著的预期压力因素;②通过预期效应因素与农户参与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的关联度分析,农
研究目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是近几年兴起的土地集约利用工程,是土地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整治模式及驱动力影响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具有积极的引导、借鉴作用.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取实证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在全国各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本文以嘉兴市南湖区凤桥镇为例,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村庄建设规划状况、交通区位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因素因子选择与分级,并对凤桥镇不同行政村适宜的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岗前平原工程模式区的孝感市孝南区和汉川市,水网圩田工程模式区的仙桃市和监利县的实地调查数据为例,在分析农民对目前利益表达渠道的选择和对未来利益表达渠道的选择的基础上,对今后如何重构农地整理过程中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①目前在农地整理过程中可供农民选择的利益表达渠道主要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访机构、听证会、村委会、村民小组组长和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监利县、仙桃市实地调查数据为例,运用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典型农地整理项目区农民满意度整体特征,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①在规划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运行维护阶段,农民对农地整理项目满意率分别为69.4%、10.7%、23.2%;②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偏好次序为灌溉工程、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取水工
研究目的:定量分析农户对于农地整理项目工程设施后期管护的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为解决目前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资金短缺问题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分析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研究结果:①按照后期管护支付能力的差异将研究区域农户划分为三类:其一,年人均纯收入在2053元以下的农户,对农地整理项目后期管护无支付能力,所占比例为11.11%;其二,年人均纯收入在
土地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的重要平台,本文试着分析现有土地整治模式,探讨存在的不足及问题,简单地梳理了今后土地整治应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有序配置的几个重点.科学规划,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是搞好土地整治的重要环节。土地整治不但要有长期规划,而且要有详细的年度计划,所有土地整治项目都必须依据不同阶段的整治规划进行。土地整治规划须分级编制、实施,国家级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