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本科教学团队战斗力形成

来源 :武汉(南方十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1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建立有效的教师团队合作机制,是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教学团队的概念,重新给出了高校大学本科教学团队的四个要素,并且提出了教学团队形成战斗力的"一支队伍,一个条件、一个制度、三个体系"的一体化建设措施.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分析了电路分析这门课的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谐振知识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并给出了该知识单元的教学思路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进行了创新实践:创新教学内容,建立了创新的考核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经过创新实践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以"RLC串联谐振电路"为实例研究适合电类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出发,探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和仿真电路软件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磁场"是工科电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电机工程"、"高电压技术"、"微波技术"、"天线"、"电波传播"及"电磁兼容"等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本文针对"电磁场"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数学推导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学生在学习电磁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法,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两方面进行探讨.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院"电工技术与实验"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成效,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于整个专业的学习意义重大.
国内许多院校都开设有《信号与系统》课程,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象奥本海姆、郑君里、吴大正、管致中等编写的教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课时的压缩,培养对象的变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信号与系统》的教学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新的教材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本文对目前己出版的一些典型《信号与系统》教材进行了研究分析,就教材的出版情况、特点、内容、编排次序及应用对象等进行了比较,试图从教
为体现我校航空特色,将我校面向非电专业开设的《电工实验》与航空应用相结合,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从航空应用的角度强化学生对电工知识的认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电工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体现航空行业的背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模式.针对大学原有电路实验课程教学的问题,按照打牢基础实验技能、突出综合性和自主性实验能力、培养创新实验潜力的要求,提出实验教学模块化和递进式改革模式,该模式表现为:课程实验内容的模块化、实验技能要求的递进式,目前,该项改革已取得初步应用效果.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验证性认知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设计性综合型训练.在该课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存在学生人数超过研讨式教学人数要求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对研讨式教学进行一定改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数字电路是理工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数字电路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要进行改革.文章主要针对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从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使用示教板、EDA和MOOCs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