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根系生长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l45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田间根钻取样和图像扫描分析,研究了不同棉花品种根系长度、直径和表面积动态及0~100cm深和0~40cm宽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方法与常规直尺测量结果相比相关系数r<2>达到0.899(n=1318).棉花平均根长密度(RLD)在花铃期为1.21~1.27mm·cm<-3>,吐絮后降至1.04~1.12mm·cm<-3>,收花时为0.76mm·cm<-3> .棉花根平均直径在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抗虫杂交棉的根直径最粗,平均为0.52mm;早熟类型品种根直径较细,平均为0.36mm.在土壤深度上根直径的差异不显著,但距棉行距离越远,根的平均直径越小.提出了根表面积指数(RAI)的概念,与地上部叶面积指数具有相似的含义和生物学意义,且呈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r<2>=0.779).RAI在生理发育时间(PDT)小于等于40前,其增长动态符合LOGISTIC生长规律(r<2>=0.849),在PDT大于40后,呈线性递减趋势(r<2>=0.57~0.895),且杂交抗虫棉的RAI在全生育期内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品种,而早熟类型品种相对略低.RAI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开花前在浅根层内(0~30cm)分布最多,花铃期以中层根系(40~60cm)为主,吐絮后主要以深层(70~100cm)和距棉行较远的行间较多.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溉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并量化了棉花根系的时空变化,为进一步提高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精度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重点对影响棉花质量的品种品质、栽培品质、收购品质、加工品质等诸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对策.
通过多次杂交和定向选择于1999年选育出产量高、品质好的绿色棉新品系绿89.绿89于2004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湘彩棉1号.湘彩棉1号的子棉产量为湘杂棉2号的89.1﹪,皮棉产量为湘杂棉2号的69.7﹪,单铃重4.9﹪,衣分31.27﹪,纤维长度28.9mm,比强度18.7cN·tex,麦克隆值3.2,抗枯萎耐黄萎.
通过连续3年的蜂媒传粉制种试验结果和多年洞A人工授粉制种经验及育种进展,可以看出利用蜂媒传粉制核不育组合,其制种产量在825kg·hm以上,同时形成了一套控制质量的技术,并有新组合鄂杂棉8号相配套,这说明在制种产量、制种技术、品种配套等几个关键因素上都已基本成熟,能满足目前制种的要求.实践证明该制种方法不仅可行,而且效益明显好于人工去雄及核不育人工授粉制种方法.另外还总结了制种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几个
针对棉花生产上Bt棉存在生长缓慢、过旺和早衰等问题,2002-2003年对我国主要转Bt基因棉花品种(系)在南方中高肥力土壤、移栽种植方式下研究其生长发育特点及其碳氮代谢生理特征.结果表明,中棉所29等3个杂交种在整个生长期表现为株高增长快,叶面积增长量大,现蕾和成铃强度大,生殖器官干物重也高,叶片全氮、NR、GPT、可溶性糖、RuBPase等碳氮代谢物质含量高、强度大,表现为生长发育两旺,常规B
1999-2003年,在山东惠民县进行了中棉所38号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中棉所38号地膜覆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应用该规程的示范田连年创造单产皮棉2250kg·hm以上高产水平,本文对该技术规程进行了报道.
我国棉花标准体系存在着体系不完善、部分标准落后、标准间协调性差、缺乏创新性、运行与维护不良等诸多问题,加强棉花标准体系研究十分必要.棉花标准体系涉及棉花产业链上的所有行业与领域,由基础标准、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包装标签要求、贮藏运输条件、检验检疫方法7个方面构成.
极早熟甜瓜套栽棉花是江汉平原棉田的主要高效种植模式之一.该模式在江汉平原及类似棉区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其技术要点.
筛选出棉花壮苗促早避霜剂(97BS8),棉花系统喷施后,棉花株高降低了9.89﹪~22.5﹪、缩短了主茎节间和果枝节间,棉花株型紧凑,内围铃增多,单株铃数和铃重增加,吐絮期提早2~4d,皮棉比对照增产5.4﹪~17.93﹪,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采用以避霜剂为主的化调手段,增加棉花种植密度,配合适期播种、地膜覆盖、选择品种、等集成避霜栽培措施,皮棉增产14.34﹪~18.58﹪.
2001-2003年,通过田间试验,定位取样,分株收花,分别检测了杂交棉农杂62F、F的主要纤维品质指标.结果分析表明,F、F的纤维品质性状均为分离世代,F、F纤维长度、比强度、整齐度、麦克隆值、伸长率等品质指标群体平均数趋于一致,群体内个体纤维指标变异均呈正态分布,但峰值和偏斜度差异明显,F群体中品质较优的个体显著多于F.F纤维的整体品质比F差.
研究了ms5ms6双隐性核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F、F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F绝大部分组合子、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优势十分显著,且优势组合率高.F的产量优势衰退明显,主要由单株结铃数和衣分下降以及不育株结铃数低所致.F纤维品质与F无明显差异.研究表明,鉴于F优势严重衰退,建议双隐性核不育杂种优势利用重点仍应放在F上,F以不再利用优势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