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山库米什地区黄尖石山岩体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证据

来源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xf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山是中国大陆西部一条重要古生代大陆造山带,其以多期次构造变形、岩浆活动和发育多条不同时代蛇绿混杂岩带为特征.其中,沿南天山北缘哈尔克山北坡的长阿吾子,经古洛沟、乌瓦门至库米什南榆树构、铜花山一带展布的早古生代末期蛇绿构造混杂岩带是划分中、南天山的一条重要地质界线.该带东部的库米什以南榆树构、铜花山和硫磺山蛇绿构造混杂岩带中发育大量超镁铁质岩块和基性火山岩及高压蓝片岩,同时侵入有晚期花岗岩体,部分岩体被认为属蛇绿岩组成部分的斜长花岗岩体,并以库米什地区铜花山南部黄尖石山岩体较具代表性.然而,本文的研究表明,黄尖石山岩体矿物组合为斜长石、普通角闪石、黑云母、石英和少量钾长石和Fe-Ti氧化物,岩体硅含量相对较低(SiO2=59.20~68.79%)、碱中等(K2O+Na2O=5.76~7.07%),高铝(>14)和钠(K2O/Na2O=0.51~1.28)、富铁(TFe2O3=3.49~6.83%)、镁(2.13~4.70%)和钙(2.81~4.71%),具准铝或过铝质(ACNK=0.91~1.35)高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成因特征,是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未演化的产物。
其他文献
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为一古生代造山带.蛇绿岩的600Ma-331Ma年龄,表明前寒武纪晚期南天山洋可能开始形成.南天山490Ma二云母花岗岩的产出可能与南天山洋的扩张有关.中天山南缘代表俯冲碰撞时件的峰期榴辉岩相变质年龄为345Ma,早于290Ma,表明南天山洋于石炭纪末闭合,塔里木板块与中天山伊犁板块碰撞.天山二叠纪广泛分布的磨拉石也是造山隆升的证据.本文研究西南天
松辽盆地位于兴蒙造山带的东段,西邻大兴安岭,东接佳木斯-兴凯地块.已有的钻遇盆地基底的钻孔岩心显示,盆地基底主要由中深程度的变质岩及花岗岩类组成,其中中深程度变质岩主要由矽线石榴片麻岩、花岗片麻岩、黑云母片麻岩、绿泥片岩、绢云片岩、大理岩和变质火山岩组成,变质岩和侵入岩分布总体呈北北东向带状展布.上述基底岩石的形成时代如何?这是近年来地质学家们讨论和争论的主要问题之一,因为基底的时代构成不仅对我们
巴楚小海子(又称麻扎尔塔格)正长岩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部,主体为浅色含石英正长岩,岩石主要由钾长石组成,次为角闪石、石英和黑云母.钾长石以条纹长石为主,暗色矿物以角闪石为主,绿色,少量石英出现在钾长石间隙中.刘楚雄等报道的麻扎尔塔格角闪正长岩的K-Ar年龄为310.1 Ma.杨树锋采用40Ar-39Ar方法测定的麻扎尔塔格正长岩(全岩)的坪年龄为277.7 .3Ma.本文研究采用单颗粒锆石LA-IC
板内构造-岩浆活动及其相关地质作用是近年来研究重要进展之一.以往对板内构造-岩浆作用及其与盆地演化关系研究方面表现出重视不够或投入不足.经过资料查询等统计,对盆地岩浆-热力作用和热力构造研究更是相对薄弱.一般根据现今构造、地貌形态,结合地层时代和岩浆-热力影响深度等,对岩浆-热力构造进行详细地分类.刘池阳、杨兴科等按岩浆-热力作用影响深度分为(古)地热异常群集区、表浅层火山喷发-热液活动-浅成斑岩
最近,花岗岩混合成了花岗岩研究的热点,许多人认为花岗岩混合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并尝试用不同端元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来解释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变化.Pitcher认为,混合可以形成无数多个不同的花岗岩类型,犹如连续光谱.其实,这个思想是德国化学家Robert Bunsen在185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镁铁质岩浆与长英质岩浆按照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出成分广泛的火成岩.另一种见解认为,花岗岩的混合作用是局部的
中国东北镜泊湖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的东南端,以Xilamulun河断裂和Suolun缝合带为界和华北克拉通分来,属于长白山火山岩带的一部分.该地区从古新世至全新世都广泛发育以玄武岩为主的火山活动.本次工作选择镜泊湖地区含有地幔橄榄岩包体的23件中新世至全新世玄武岩,进行系统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华北陆块南部的前寒武纪地层,由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结晶基底和完整的中、新元古代盖层所组成.华北陆块在结晶基底形成后向盖层发育转折时期发育了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岩浆岩--熊耳群.其基岩出露面积约7000 km2,分布范围至少60000 km2,地层厚度大多在3000-7000 m.它以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夹层及火山碎屑岩很少(占地层总厚度的4.3%).熔岩以玄武安山质、安山质岩石为主,次为英安-
微粒柯石英和金刚石的发现标志着大别-苏鲁地区的榴辉岩曾经历了超高压变质作用(>2.8 GPa),然而在大别-苏鲁地区榴辉岩均以透镜体形式产于片麻岩和大理岩中,且榴辉岩仅占其围岩的5%左右.因此,自大别-苏鲁榴辉岩发现以来,就有这些超高压岩石究竟是"异地"还是"原地"之争.最近,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钻孔和相邻地区正、副片麻岩中分选的具有环带结构的锆石中发现普遍存在保存完好的超高压矿物和矿物
近十几年来,变质岩石学领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主要表现在,传统意义上变质作用压力的上限(15-20 kbar)和温度的上限(750-850 ℃),都被一系列新的岩石学记录大大的突破了.在变质压力方面,相继发现了变质矿物柯石英、金刚石和一系列特殊的矿物固相出溶现象,指示变质作用压力可以达到30-60 kbar,相当于地下100-200 km深度,使得超高压(UHP)变质作用得以识别和建立.超高压变
华南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分布广泛,岩体成岩同位素年龄集中于三个时期,即473~517 Ma、433~451 Ma、401~422 Ma.根据花岗岩的岩性组合、地球化学、侵入关系及同位素特征将加里东期花岗岩划分为三个侵入期,对应于加里东运动的三个幕。本文探讨华南武夷山中段加里东期花岗岩类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