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痿胶囊对重症肌无力模型小鼠胸腺细胞凋亡及Bcl-2表达的影响研究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症肌无力属于中医"痿证"范畴,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自身致敏和破坏所致的,典型的,以抗体为媒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实验主要在于观察瘫痿胶囊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的行为学效应,检测瘫痿胶囊对EAMG小鼠和正常小鼠的免疫指标,对瘫痿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进行初步的动物实验研究,探讨瘫痿胶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
其他文献
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是由于慢性头痛患者因头痛折磨所驱动无限制地服用药物,如解热止痛剂,麻醉药,咖啡因,麦角胺,巴比妥药物等,结果产生药物依赖性,产生慢性每日头痛.停止用药将产生戒断综合征,表现为头痛恶化、心烦并使预防头痛的药物失效,促使患者使用更多的止痛药,从而形成恶性循爪笔者用针灸治疗由“去痛片”或“脑宁”引起的药物依赖性慢性每日头痛疗效显著,本文作一报道。
目前,脊髓损伤的治疗仍然是神经科学领域中一大难题。已经证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丧失是SCI后脊髓功能永久性障碍的主要原因。但是,随着神经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脊髓损伤的病理机制和神经干细胞的研究不断深入,使得人们对攻克脊髓损伤越来越充满信心。
偏头痛是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所致的反复发作性的血管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其确切发病机制不清楚,但与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在发作初期先有颅内血管痉挛、局部血流量的改变,引起相应的伴随神经系统先兆症状,继发颅外血管扩张,血管活性物质和致痛物质缓激肽渗出,并沉积于血管周围,导致持续性头痛,治疗主要选用麦角碱类及曲坦氨类收缩血管药物,但可引起周围血管收缩缺血,不能预防发作及费用昂贵,而限制其使
目的:通过探讨在短期酒精作用下非洲爪蟾胚胎的形态学和某些神经相关基因的变化及相互关系,对酒精致胎儿脑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进行研究。方法:以非洲爪蟾胚胎为动物模型,观察其在短期酒精作用下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外殖体检测酒精对数种重要的神经标志物基因(xPax6,xOtx2,xSox3,xSox2和xNCAM)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使用外源性基因表达产物和外源性过氧化氢酶作用于非洲爪蟾胚胎,观察胚胎的形态学变
目的:观察并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本病40例,并设盐酸氟桂嗪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通心络胶囊对偏头痛疗效确切。
目的:本文首次应用改良的Morris水迷宫探讨脑低氧预适应对Balb/C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低氧预适应的机制。结论:脑低氧预适应能增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体的产生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Dystrophin基因45~54号外显子缺失后连接片段的克隆和测序分析,探讨Dystrophin基因缺失的发生机制。方法:先以外显子PCR反应检测证实1例DMD患者45~54号外显子缺失,然后在44、54号内含子上用PCR步移方法寻找断裂位点,最后用靠近断裂位点处设计的引物,以PCR法直接扩增Dystrophin基因的缺失连接片段并测序,测序结果和正常内含子序列作对比分析。结论:L1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类型.起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其治疗的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头颅CT、MRI,病毒学检测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但这些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和早期检测敏感性低等缺点,不能及时和反复使用。为了提高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及预后的评价.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6年2月本院资料较完整的30例病毒性脑炎,以期评价脑电图在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
通过检测染色体4q35和10q26之间的易位情况,进一步提高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1A(FSHDIA)基因诊断的准确性。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血管病一独立危险因素。过去大部分研究着重于Hhcy与大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现在开始关注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并初步得出结论Hhcy可能是SV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脑白质疏松是Hachmski等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目前认为LA是SVD的一种,与痴呆有关。现对Hhcy与LA相关性的临床研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对认知的影响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