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诗·召南·驺虞》一篇,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下称"安大简")中有一处重要异文:今本"于嗟乎驺虞",简本作"于差(嗟)从(虎口)(乎)".对此,黄德宽和颜世铉先生有过讨论,笔者在拜读相关文章后,认为尚有商榷及补论之处,并发现安大简本可为异文文本的删汰与经典文本的生成等相关问题带来新的认识.
【机 构】
:
中山大學中文系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出 处】
:
第八届出土文献研究与比较文字学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召南·驺虞》一篇,在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下称"安大简")中有一处重要异文:今本"于嗟乎驺虞",简本作"于差(嗟)从(虎口)(乎)".对此,黄德宽和颜世铉先生有过讨论,笔者在拜读相关文章后,认为尚有商榷及补论之处,并发现安大简本可为异文文本的删汰与经典文本的生成等相关问题带来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首先统计库房古籍的破损程度,针对严重破损程度以下的古籍,在“整旧如旧”,保持古籍原始面貌的原则下实施修复,延续古籍的使用寿命,这种保护性修复在古籍修复过程中是使用最多的一种修复措施.古籍修整前,先要核点书名、册数、页码.点收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书页是否有残缺,页码顺序是否颠倒错乱.没有页码的书籍,就要按顺序逐页在书页的右下角用细铅笔轻轻写上号码.这样,书籍拆散、书页弄乱后,在重新装订时,仍可以按号码理
书画装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装裱后的书画不但便于保管和收藏,更便于展出和欣赏,同时还能使其延长自身的寿命.然而由于书画本身及装裱所用的材料均为质地柔软纤薄的纸绢,要想将其有机制粘贴在一起,就必须有一种有效地粘合剂将其有机地粘贴在一起,这种粘合剂就是“糨糊”,这种东西尽管十分普通,但它对于书画装裱这种传统工艺来讲却至关重要.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此话虽然有些过头,但不无道理,一幅书画装裱的质量高
此次保护的20件文物,是张大千在敦煌时期临摹的壁画粉本,尺寸大小不一,均为纸本,由于临摹的需要和条件的限制,这批文物只是经过了简单的托芯、画芯和命纸都是由大小不等的纸张拼接而成.画面上保留着最初拓搞时所留下的铅笔、炭笔痕迹,画芯背后边缘有张大干亲笔书写的所临壁画的洞窟号及名称.
学界对金文中“咸”“(貳)”“(咸)”诸字相关问题的讨论有较长的研究史,经过梳理归纳,大致有十种说解法.其中字形分析、表日月名及合文符号是争论的三个主要焦点.结合材料,对诸说进行辨析,仍以表月专字说更为可信.
1995年河南登封告成东周墓地三号墓出土的宝登鼎和子耳鼎是郑国的青铜器.通过对铜器器形、纹饰的分析,认为它们的作器时代是春秋早期,略晚于三门峡虢国墓M2001虢季鼎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利用典籍文献,发现墓主人的身份既不是郑庄公之弟共叔段的儿子,也不是郑穆公之孙,公子去疾之子公子子耳,而有可能是郑武公或郑庄公之后,未见于经传记载者.1931年河南濬县辛村(今属鹤壁市淇滨区庞村镇)5号墓同出的三件卫夫
铭文反铸是商周有铭青铜器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具体可分为全铭反铸和部分文字反铸两种情况,铭文文字反铸与文字反书有本质的区别;本文就商周时期有铭铜器反铸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做了相关描写;研究反铸铭文,对文字本体研究和铭文铸造工艺研究等均有重要意义.
《清华简》中《系年》一篇,出现“(石孖曰)年”一词,学者们多释为“满一年”、“再一年”、“第二年”,意与“明年”相近.在《清华简》《金滕》、《新蔡葛陵简》中也同样出现该字,《子仪》中也出现过“厌年”的类似表达.“(石孖曰)”应该是从“晋”之字.考察《系年》一篇,凡言第二年,皆称为“明岁”,不称“年”.考察“(石孖曰)年”前后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较大,又加之“(石孖曰)”当从“晋”,“晋”前进
覃在商代是比较能产的声符,过去往往错误释为酉、?,以致相关字往往释读有误.从覃之字,有些见于《说文》,但甲骨文和小篆是继承自同一字形,还是同形字,值得探讨.有些不见于《说文》,更是少有人解读.本文将商代甲骨文、金文中释为覃的字及其相关字列举出来,逐一探讨.
本文结合新材料对“幽”字字形结构再次加以分析,认为“幽”字其下部件确实为“山”而非“火”,结构以“山”和表细微的“(幺幺)”会意,本义应是山中隐微之所.出土文献中从“幽”的字多与“林”“艹”“水”等部件结合,更证明了“幽”字下面部件本即从“山”.此外,本文讨论了《越公其事》中简17“(艹幽)芒”当读为“幽荒”即“荒远之地”,简28和简30的“(氵幽)涂”应理解为“幽涂”即“幽隐的道路”,《合集》2
本文主要对《民之父母》第七简“而得既塞于四海矣”一句,进行再分析和探讨.前人对该句的解释,不乏真知灼见,但仍有一些意见值得商榷,尤其是未对竹简内容本身进行探讨.笔者今从校勘学的角度对简文和传世文献的不同之处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