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分析

来源 :2016年苏南、苏中儿科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5年04月至2015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例确诊为抗NMDAR脑炎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年龄和性别:男7例,女7例,年龄8个月至12岁,平均6.6±3.2岁.(2)临床症状:首发症状有意识障碍伴惊厥3/14例(21.4%),精神行为异常4/14例(28.6%).8/14例(57.1%)有烦躁不安,7/14例(50%)有胡言乱语,3/14例(21.4%)有失语.4/14例(28.6%)有睡眠障碍,1/14例(7.1%)以睡眠障碍起病.14例均有惊厥发作,7例为全面性发作,3例发生惊厥持续状态.10/14例(71.4%)有意识障碍,其中3例出现昏迷.11/14例(78.6%)出现肢体或颜面部不自主运动,其中2/11例(18.2%)有口角抽动;1/14例(7.1%)有发作性角弓反张.7/14例(50%)有尿潴留.3/14例(21.4%)存在中枢性低通气.2/14例(14.3%)继发于感染后.(3)辅助检查:14例患几均行脑脊液检查,其中4例(28.6%)白细胞轻度升高,1例(7.1%)蛋白质明显升高;所有患儿脑脊液NMDAR抗体均阳性;9/14例(64.3%)患儿行脑脊液IgG指数检查,其中3/9例(33.3%) IgG指数升高;1例寡克隆带阳性.5/14例(35.7%)头颅MRI正常.14例脑电图均表现为背景活动变慢,8/14例(57.1%)有痫样放电,未发现δ刷.1/14例(7.1%)发现畸胎瘤.(4)治疗和随访:14例患儿均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9/14例(64.3%)予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1/14例(7.1%)同时给予血浆置换.本组患儿随访1-6个月,8例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级为0-2级.结论 1、本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故初期诊断困难.2、脑脊液中特异性NMDAR抗体阳性可确诊该病.3、儿童抗NMDAR脑炎患者很少发现肿瘤.4、早期诊断和及时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则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儿童角膜前表面及眼轴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2007.7~2010.10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接受角膜塑形镜矫正的患者,初诊时年龄5~11岁,近视<-6.00D,连续配戴OK镜1年以上的近视儿童132例,男62例,女70例,观察戴镜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眼轴情况.结果 配戴OK镜前、戴镜1天、1个月、3个月等效球镜分别为-3.43±1.49、-1.99±0.10、
目的 观察成年人短期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后眼轴的变化情况.方法:观察72例(141眼)成年的近视患者,平均年龄(25.7±4.4)岁,平均等效球镜度(-3.38±1.36)D,过夜配戴角膜塑形镜,采用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平均眼轴长度为(24.88±0.91) mm.按眼轴长度分为3组,Ⅰ组<24.5mm (51眼);24.5mm≦Ⅱ组<25.5mm (60眼);Ⅲ组≧25.5mm
目的 比较青少年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分析脉络膜厚度变化与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眼视光中心就诊和体检的青少年62例.年龄为13~17岁.高度近视组32例57眼,屈光度≧-6.00D;正常对照组30例54眼,屈光度介于-0.50D~+1.0D之间.采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的加强深度扫描(EDI)技术对黄斑部进
会议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并分析术后视力欠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51例73眼高度近视眼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回顾性分析患眼手术前后的视力变化和并发症,并对术后视力低于0.3的患眼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5眼视力无改善(6.85%),36眼视力改善(49.32%),32眼视力明显提高(43.84%),对视力进行分级和秩和检验
目的 观察“双眼外直肌错位缘切联合外直肌徙后联合一眼内直肌缩短联合另一眼下斜肌断腱术”一次性治疗大角度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4例大角度外斜视合并下斜肌亢进病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研究方法,比较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将44例患者按术式分为A组和B组,A组行一次性手术,即双眼外直肌错位缘切联合一眼内直肌缩短联合另一眼下斜肌断腱术,B组分二期行手术,即一期行“双眼外直肌徙后联合下斜肌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方法 对40例弱视患儿采用三心并用、配镜、闪烁增视仪、遮盖法及改善饮食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40例中痊愈34例,占85%,显效4例,占10%;有效2例,占5%。初诊年龄5岁以下全部治愈。结论综合治疗方案是治疗儿童弱视的有效方法。
目的 儿童哮喘多于婴幼儿期起病,其病因并不明确,为多因素影响结果.目前对遗传、感染及环境因素研究较多,但鲜有对围产因素的研究.本次研究探讨围产期多种相关因素与婴幼儿哮喘发病的相关性,为婴幼儿哮喘的早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2009年2011年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及住院0-3岁婴幼儿295例,根据其有无喘息分为哮喘组和对照组,其中哮喘组157例,对照组138例.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借鉴国际儿童哮喘及
会议
目的 通过对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并将aEEG与神经行为学监测指标(NBNA评分、CDCC)及纠正胎龄满12月时神经心理发育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aEEG在早产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以便能对发生脑损伤的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减少其致残率,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方法 选取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85例为研究对象,将无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34例纳入对
会议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在足月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UCB)神经毒性早期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0例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根据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将其分为A、B、C、D四组.比较四组患儿血清γ-GT、UCB水平及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