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2002~2003年度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中,为了调查东南极Amery冰架的内部结构特征,我们采用探地雷达对冰架上的七个设计点位进行了测量.探地雷达资料能精确地探测浅部积雪层的厚度及天然降雪形成的冰(淡水冰)与海水冻结而形成的冰(海水冰)之间的界面深度与形态.在有些观测点上所获得的探地雷达剖面能反映冰架底部海冰中疏松层内海水渗透线的存在.因此,根据雷达资料能估计这些测点下方冰架底部所冻结的海水冰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武汉)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上海)
【出 处】
:
CPS/SEG 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2~2003年度中国第十九次南极考察中,为了调查东南极Amery冰架的内部结构特征,我们采用探地雷达对冰架上的七个设计点位进行了测量.探地雷达资料能精确地探测浅部积雪层的厚度及天然降雪形成的冰(淡水冰)与海水冻结而形成的冰(海水冰)之间的界面深度与形态.在有些观测点上所获得的探地雷达剖面能反映冰架底部海冰中疏松层内海水渗透线的存在.因此,根据雷达资料能估计这些测点下方冰架底部所冻结的海水冰的厚度,这对研究冰架的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点位上来自淡水冰/海水(冰)界面的雷达反射波动力学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这反映出冰架不同部位的海水冰的结构特征存在差异.冰架不同部位底部海冰结构上的差异可能由冰架底部不同部位海水冻结与脱盐过程的差异引起.分析沿不同走向的雷达剖面特征还能确定冰架底部海洋环流的基本特征及冰架底部冻结与消融的分布范围.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了一种均匀设计剩余静校正算法.该算法把模拟退火方法和均匀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在一起来求解剩余静校正问题,利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候选解,利用模拟退火规则来选择候选解,从而少量的计算就能使候选解在模型空间分布更加均匀,加快搜寻全局最优解的速度.同时提出了模型的不同分量的温度参数和退火过程的选取方法,使退火过程具有自适应的特点.该方法克服了常规模拟退火方法所具有的寻优空间不均匀以及不同模型分量的退火过
航空放射性伽马能谱测量用于地质填图,可解决地质填图中的许多问题,如划分岩性,确定接触带,探测构造带和破碎带等.在目前单元填图和超单元填图中,我们利用航空放射性伽马能谱测量,在浅覆盖区进行填图中,对填图单元进行划分.
QHD32-6油田是已投入生产的地质储量逾亿吨的大型油田,主要储集体为上第三系明化镇组河流相沉积砂岩,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河流相储层所具有的横向变化快、空间厚度变化大等特点,使得利用稀疏井网条件下的一维钻井资料难以精确分析沉积相分布.为准确地描述沉积相展布,对油田今后所采取的各项稳产、增产措施的实施,提供了地质依据,本文利用地震相分析软件,根据不同地震相波形变化特征,对QHD32-6油田北区
兰坪-思茅盆地是发育于滇西古特提斯多岛洋构造格局基础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其形成演化与三江造山带构造演化密切相关.中三叠世,伴随中特提斯洋开启,地壳拉张裂陷,兰坪-思茅盆地开始形成.晚三叠世末-早侏罗世,由于受中特提斯关闭而引起的造山运行的影响,下侏罗统普遍缺失.从中侏罗世开始,由于新特提斯洋开启,盆地再次下沉接受沉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本区地壳大面积隆升,兰坪-思茅盆地遭受强烈变形,形成具有特
对地下地质构造正确成像是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由于三维地震资料采集不可能都沿垂直构造走向的方向进行,这就为地震资料的三维处理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将三维叠后拉东投影偏移思想应用于三维叠前处理,提出了三维叠前投影偏移算法.利用拉东投影变换的原理,它将整个三维叠前数据体投影到一系列各方向的径向线上,各方位角的构造都包含在其中某条或多条径向剖面上.投影完成后,形成一系列独立的二维叠前测线,于是可采用二维叠前
三维VSP正在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评估特定地质环境下三维VSP解决所需解决的具体地质问题的能力以及为了选择最佳的三维VSP采集参数和处理解释流程,本文提出了一种三维VSP模拟仿真的研究方法,并以垦71井区为例,说明三维VSP模拟仿真研究的目标,模拟仿真研究的内容和模拟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三维VSP模拟仿真研究确是一种科学的、节省高效的、要求条件少的、重复性好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地质工作.1:25万连云港幅大面积为第四系和海水覆盖,通过区域物探编图与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对图幅内有关断裂、岩浆岩分布大体形态,构造分区及其基岩、基底性质等作出了解释推断,并对有关基础地质问题进行了探讨.
依据歧口凹陷西坡中深层各油组地震地质条件的不同,综合选取了构造曲率、地震反演、CUSI网络、烃类检测等多种地球物理新技术,围绕深层重力流水道砂体如何从定性分析到定量预测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地震储层综合预测,并结合构造背景资料,指明了潜在的构造岩性圈闭发育区,获得明显的地质与钻探效果.
地震资料偏移成像的最大障碍来自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均匀性.在速度具有强烈横向非均匀性时,我们不得不采用深度偏移技术才能对地下地质体反射界面准确成像,一般的时间偏移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广泛应用的叠前深度偏移不能保振幅,并且不能输出叠加剖面.本文讨论了如何在保持时间偏移的优势的同时避开其对速度变化适应性差的弱点的保角变换技术.
随着海洋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来没有任何障碍物的海洋表面建立起越来越多的诸中钻井平台、FPSO(单点系泊)等各种障碍物,导致我们在老油田进行地震资料采集时,物探船无法直线通过钻井平台等障碍物而影响到地震资料采集的完整性.本文针对这一新矛盾,利用多船作业的新物探技术,侧重从处理方面进行讨论.该片资料处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