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世界海洋文明新秩序的建构,需要有相应的海洋价值观进行引导.中国的海洋文化对当代世界海洋文化建设发挥引导或借鉴作用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这是由中国海洋文化传统的价值特性和当代世界海洋价值体系内在诉求共同决定的.以"四海一家"与"和谐包容"为特性的"天下之海"理念是中国传统海洋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相对比于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国家开创的以民族国家为利益边界的"国家之海"的关系构架,"天下之海"观念所包含着"和谐"
【机 构】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116024;大连海洋大学,大连116023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116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海洋文明新秩序的建构,需要有相应的海洋价值观进行引导.中国的海洋文化对当代世界海洋文化建设发挥引导或借鉴作用具有极大的可能性,这是由中国海洋文化传统的价值特性和当代世界海洋价值体系内在诉求共同决定的.以"四海一家"与"和谐包容"为特性的"天下之海"理念是中国传统海洋价值观的核心内容,相对比于近代以来西方海洋国家开创的以民族国家为利益边界的"国家之海"的关系构架,"天下之海"观念所包含着"和谐"、"无外"的原则更加具有和平性和包容性,这种以天下一体观念开拓创新而形成的"世界之海"的观念是解决当前世界海洋利益争端和海洋生态危机的有益思路,有利于实现海洋发展的人类共同福祉,进而创建世界海洋命运共同体.
其他文献
中国已全面进入老龄化时代,据民政部发布的《2015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为2.22亿人,占总人口的16.1%;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9.1亿人,老年抚养比已经达到24.4%.本文从北京老年人服务数据出发,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方法对老年人需求特征及行为特征进行精细化分析,对养老(助残)服务体系规划、建设做出有益探索。
根据中国的现状,国家制定了"9073"的养老政策,中国90%的老人将在家中养老;随着老龄化继续加剧、劳动力成本大幅度升高,未来几年居家养老服务将面临巨大的资金与劳动力压力.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智慧养老在未来居家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现实告诉,智慧养老的真正落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且迫切需要理论指导.本文中总结了近年来各种养老方面不成功的智能化应用并分析了其原因;然后提出了寻找智能
泰国是东南亚地区受到恐怖主义活动威胁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国与泰国是近邻,而且面对着共同的恐怖主义威胁,因此,开展与泰国之间的反恐合作,对维护中国的周边安全,保障“一带一路”倡议和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泰两国应在不断增强互信,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反恐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及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为双方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自清末“立宪新政”大潮中兴起,到民国初期整顿法政学校,“法政学堂”教育在开启法学教育现代化进程后不久,就因偏落“理念扭曲、规模失控、标准放纵”之发展“陷阱”而迅速困顿衰败.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正面临诸多发展难题,必须高度警惕陷入骤兴骤衰的“法政学堂困境”;同时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代主题下,法学教育被赋予了“培养法治人才”的重大使命,更须充分借鉴法政学堂发展的正反经验,将政治信念教育
专利历史由来已久,专利与经济发展攸关,并衍生出相当多问题,于专利诉讼上之专利无效抗辩,厥为晚近专利法之重要议题.所谓专利无效,系指专利权不具备专利保护要件,有应予撤销或废止之原因.立法例上,于专利侵权诉讼上,有民事法院可审理专利无效,亦有民事法院不得审理专利无效之立法例.台湾于2008年智慧财产法院尚未成立时,民事法院无法审理专利无效,仅能停止诉讼程序,于成立智慧财产法院后,民事法院可就专利无效为
在金融创新深化、混业经营加快、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中国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呈现快速发展态势,随之而来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问题逐渐凸显.在金融分业监管体制下,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引入行为监管理念,统一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交易规则,明确监管部门职权和完善监管协调机制,更好地实现对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随着金融创新不断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消费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在提倡“服务型政府”和充分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的呼声下,刚性金融监管已不能完全适用当前金融管理的形势需求,软性金融监管作为刚性金融监管的有益补充应运而生.本文结合近年来广东省人民银行系统金融消费权益保护领域软性金融监管的具体实践,证明了软性金融监管作为合作性、非强制性、引导性的金融管理手段具有独特的作用,并对完善软性金融监管提出了相关
2015年靖安县被水利部列为第一批全国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以来,通过创立县、乡、村三级河长组织体系,探索管护分离、“e+”监管体制等河湖管护创新性机制,促进了靖安县生态文明建设,为河湖管理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人工智能发展到弱智能阶段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风险,在风险社会背景下规制这种风险需要刑法做出回应.思考人工智能能否作为犯罪主体是刑法防控这种风险的前提性问题.因人工智能根据其自身技术属性而具有与自然人相同的刑事责任能力,同时与法人作为犯罪主体有着相同的实际需求和路径.故本文尝试将人工智能与自然人和法人进行比较,对人工智能的犯罪主体可能性进行思考,并认为人工智能具有成为犯罪主体的前景.
最高人民法院8月1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发生在我国管辖海域相关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简称《规定一》和《规定二》),分别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司法管辖与法律适用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这两部司法解释内容涵盖了刑事、民事以及行政诉讼三个领域,刑事方面的相关内容主要在《规定二》中有所体现.经过对涉海司法解释中的刑法方面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