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经食道超声对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进行术中监测,辅助移植成功.方法:采用百胜MyLab 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食道探头于移植术中用M型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EF);用组织多普勒判断左室舒张功能(Ea/Aa),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记录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二维监测心腔内气泡.结果: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式,保留受体部分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升
【机 构】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超声中心
【出 处】
: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经食道超声对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进行术中监测,辅助移植成功.
方法:采用百胜MyLab 9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食道探头于移植术中用M型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EF);用组织多普勒判断左室舒张功能(Ea/Aa),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记录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血流图;二维监测心腔内气泡.
结果:患者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式,保留受体部分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升主动脉及肺动脉情况下切除受体心脏,将供体心脏置入心包腔适当位置,吻合受体残余左心房及供体左心房,吻合升主动脉,复温,排气后开放升主动脉,心脏自动复律.再依序吻合上、下腔静脉及肺动脉,排气后开放上下腔静脉.待循环稳定后行TEE术中监测,记录即时各项数据:EF:52%,Ea/Aa>1,肺动脉瓣收缩期峰值流速0.8m/s,主动脉瓣收缩期峰值流速1.1m/s,各瓣膜均未见明显血液返流信号,监测无明显气泡进入升主动脉.
结论:双腔静脉法原位心脏移植术是目前终末期心肌病的理想治疗方法.术中TEE则是较好的一种监测方法,本例患者监测无明显气泡进入主动脉,左心室功能EF及吻合动脉流速均尚在正常范围内,故顺利渐停并行循环并结束手术.术中TEE能为心胸外科医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给手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4D-LVQ评价T2DM患者早期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为临床提供一种更加敏感的评价左室整体及局部收缩功能的参数.方法:选取左室结构正常、LVEF≥50%的T2DM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使用GE VIVID E9彩色超声诊断仪,静息状态下连接胸导联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上用双平面辛普森法测量LVEF.然后选择三维矩阵探头经胸采集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存取3个心动周期动态图像,利用4D-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存活心肌以及左室节段运动功能的恢复.探讨STI在识别存活心肌以及判断节段心肌功能变化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次发作AMI经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4例,年龄62.4±9.7岁.采集PCI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时的左心室图像,采用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对患者采集左室心尖长轴、心尖
目的: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远期左心室舒张功能状况.方法:首次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3名,分别于直接PCI术后24-48小时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采用Simpson双平面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静息状态下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对早期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和意义.资料与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于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就诊疑似冠心病的110例患者入选,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63.2±8.9)岁.所有患者均行CAG术,并根据造影结果将其分为非冠心病组及冠心病组.另术前均行常规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利用3D-STI技术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纵向、径向
目的:无创及靶向的基因转染技术(UTMD)在现今的临床基因治疗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研究旨在明确通过超声靶向微泡破裂是否能够增加对肺部移植性肿瘤细胞的破坏.本课题建立了肺部肿瘤动物模型,采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对荷瘤动物分早、晚期进行治疗,首次探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治疗动物移植性肺癌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UTMD技术荷瘤大鼠的治疗情况以及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处理人离
目的:无创及靶向的基因转染技术在现今的临床基因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研究旨在明确通过超声靶向微泡破裂联合聚乙烯亚胺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大鼠H9c2心肌细胞的基因转染率,阐述利用这一新技术,将ShRNA的基因沉默作用应用于靶向干扰Bax基因.方法:构建靶向Bax基因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表达质粒,将其与微泡及PEI共同处理后加入大鼠心肌H9c2细胞并予以超声
目的:左心室肥厚是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左心室肥厚和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密切联系,一直是很多研究的焦点.然而,迄今为止连接的两个条件的基础机制还没有完全被理解.壁面剪应力(Wall Shear Stress,WSS),现被广泛接受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重要血流动力学因素,可能成为研究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桥梁.故本研究初探血管WSS与具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的左心室肥厚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TE)所获心肌应变加心脏扭转参数的新方法分析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的左心室心肌功能,心肌综合指数(myocardial composite index,MCI)作为基于STE的新指标,是将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和心室旋转角度结合起来,可较为全面地反映心室力学的变化.本研究旨在采用MCI综合分析心肌应变与心脏扭转的方法,探测乳腺癌化疗患者心肌的亚临床改变,探讨MCI在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在心衰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拟通过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技术,分析CRT对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并探索相关指标对CRT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入组本院行CRT植入术的心衰患者74例,利用3D-STI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左室三维应变(3DS),长轴应变(LS),圆周应变(CS)及径向应变(RS),经心率标化的16节段三维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
目的:评价双腔永久起搏器植入后不同右室心尖起搏比率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远期影响.材料与方法:入选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且心室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左室射血分数(LVEF)>50%患者,行起搏器程控及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研究共纳入83例患者,男性37例,女性41例,年龄73±9岁,52例心室起搏比率<10%患者(组1),31例心室起搏比率>40%患者(组2),随访时间38±23个月.统计所有患者,术后